不只看感冒!近8成民众选择看中医 连急诊也能看

医师公会全国联合会与《康健杂志》进行「中医医疗认知与行为调查」。(图/陈德信

中医不只看感冒、跌打损伤,最新调查发现,胃食道逆流颜面神经麻痹及癌症,中医都能帮上忙。

医师公会全国联合会与《康健杂志》进行「中医医疗认知与行为调查」,今(7月9日)发表调查结果,这项调查是在4月1日~4月30日以网路问卷方式进行,总计回收1,112份有效问卷。

结果发现,近8成受访民众会寻求中医诊治日常疾病;另外,固定看中医的年龄层有年轻化趋势,代表中医逐渐被年轻世代信任并应用;也有过半受访民众不知道住院期间可以会诊中医,可能因此错失提前治愈出院机会。

年轻人多因筋骨酸痛而就医

年轻人多因筋骨酸痛而就医。(图片来源:pixabay)

根据调查,1年内曾看过中医的比例为77.5%、而没选择中医的原因以「不知道哪些状况看中医」(20.6%)、以及「疗程太长,觉得西医疗效比较快」(17%)、「中医没有分科,不知道该如何找医师」(12.9%)为多。超过半数民众是有症状才去看中医,每个月看1次以上的「中医粉」占了3成,其中又以30~39岁的族群占比高,有41%的人每个月看中医1次以上,20~29岁及40~49岁的年龄段次之。打破过往以为熟龄族群爱看中医的印象。

根据调查,1年内曾看过中医的比例为77.5%。(图/陈德信)

根据调查,没选择中医的原因以「不知道哪些状况看中医」(20.6%)。(图/陈德信)

有趣的是,19岁以下的年轻人有6成会因跌打损伤去看中医,「中医伤科是民众接受度最高的中医科别,」宜兰县中医师公会名誉理事长德才表示,中医伤科占率超过60%以上,包括:急性痛症(扭挫伤)、急性痛症(痛风)、糖尿病下肢溃疡、妥瑞氏症和颜面神经麻痹,都能结合中医针灸、薰药(热敷)、推拿、外敷药膏等诊疗手段,辅以中医气血调养观念搭配诊治。

中国医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医务管理学系教授蔡文正表示,10多年来台湾人看中医的比例约为3成,这次网路调查结果发现,中医就诊率比过往研究高,显示填写问卷的民众可能原本就比较爱看中医,实际上还是有很多民众不了解中医可以做什么。

民众也会因调理身体、呼吸系统疾病及睡眠困扰看中医

《康健》2012年进行的「中医药迷思大调查」发现,6成多民众会因筋骨肌肉问题找中医,8年后民众看中医的原因变得多元,譬如调理身体(28.3%)、肌肉骨骼问题(22.6%)、呼吸系统问题(14.3%)、妇科相关疾病(12.6%)、睡眠障碍(10.7%),都会选择看中医。此外,也有些人在开放题中写出,会因肠胃问题如胃食道逆流求助中医。调理体质向来是中医强项,由此可见,民众对于反复发作、不易治好的老毛病,倾向选择中医。

《康健》2012年进行的「中医药迷思大调查」发现,6成多民众会因筋骨肌肉问题找中医,8年后民众看中医的原因变得多元。(图/陈德信)

《康健》2012年进行的「中医药迷思大调查」发现,6成多民众会因筋骨肌肉问题找中医,8年后民众看中医的原因变得多元。(图/陈德信)

台中市中医师公会理事长曹荣颖医师指出,中医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由来已久、经验丰富,相关药物研究也已登上国际期刊,像常用的中药吴茱萸汤,效果不输制酸剂,甚至能维持更久。

过半数民众不知住院及急诊可以看中医

为减少住院天数及医疗费用,健保署近年来推动住院、急诊可以辅助中医治疗,但调查发现,不知道住院可会诊中医的人有58.9%、超过8成(80.8%)的人不知道急诊可以看中医、表示政府及医界还须更加把劲。

以住院来说,会诊中医需要自费,但健保署已开放特定疾病如癌症(含乳、肺、大肠等全部癌症)、脑血管疾病、颅脑损伤、及脊髓损伤,住院期间可以辅助中医治疗,并由健保给付,因为上述这些状况多年来合并中医辅助治疗后,成效不错。彰化基督教医院中医部主任黄颂俨透过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让一位58岁的肿瘤患者,缓解经手术、放化疗后常出现的肠胃不适、眩晕、落发,以及疗程中常出现的口亁、口腔溃疡、便秘、腹泻、张口困难等症状,顺利完成整个西医疗程。

健保署近年来推动住院、急诊可以辅助中医治疗,但调查发现,不知道住院可会诊中医的人有58.9%、超过8成(80.8%)的人不知道急诊可以看中医。(图片来源:pixabay)

急诊看中医,仍在努力中

急诊介入中医治疗是近2年卫福部推动的新计划,但目前仅有慈济体系医院、彰基、中国医大附医马偕医院,中西医急诊合作较有经验,以眩晕、下背痛及软组织疼痛经验较多。

负责急诊中医试办计划、中国医大中医学院院孙茂峰坦言,中医进入急诊有一定难度,但优点是能减少留院观察患者以及降低死亡风险。目前马偕医院急诊部采取的做法,由中医师先看病历主动挑选合适中医介入的病人,再跟急诊医生讨论,以针灸或手法改病人状况,2019年迄今约有100多例。

「中医是很重要的一块,」马偕医院急诊部主任蔡维德对合作的中医师王宏铭赞誉有加,他说,中西医合作一年下来,不论是医护人员或病人,反应都不错,病情也得到改善,留在急诊的时间变短了。蔡维德认为,中医本来就是经验医学,让中医师自己挑病人,彼此也较知道如何去合作,帮病人改善病况,「我觉得应该要更积极让中医进入急诊,」他说。

中西医需有更多的交流、沟通,才有机会让住院或急诊病人因此而受惠。

科学化中医,正在进行式

今年4月卫福部通过慢性肾病中医辅助计划,表示慢性肾病人可以在有经验的中医师指导下,使用中医治疗。(图片来源:pixabay)

除此之外,以往不少人认为中医不够科学、没有学理根据,现在也有改变。对于调查中问到「针灸只能治疗筋骨伤害,不能治疗其它疾病?」9成(96.1%)受访者都选了正确答案;明白中医生可判读检查报告占61.8%,觉得慢性肾病患者可以看中医的比例达68%。

今年4月卫福部通过慢性肾病中医辅助计划,表示慢性肾病人可以在有经验的中医师指导下,使用中医治疗。「我们会告诉肾脏病人,平常该怎么吃,蛋白质摄取不会过量,譬如一份肉是指巴掌大的肉……」中国医大附医中医部主治医师李艾玲,跟中医内科主任林宏任同为计划主持人,她说,卫教也是中医的一部分,中医护肾的效果已有科学实证,并能延缓进入洗肾时间,目前建议慢性肾病期数在3a及3b以前的人,使用中医药效果不错。

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中医传统医疗纳入最新的第11版《全球医学纲要(ICD)》,意谓中医药未来将有更多临床的科学实证及统计,将会被落实在专业医疗领域中。中医师全联会理事长柯富扬认为,中医如何在急、慢性病中发挥治病强项,并能以调理体质优势,辅助现代医疗,有赖政府拿出魄力与决心,改善就医环境、加强宣导,不仅能减少医疗费用,也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质。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