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讯/百年土地誊本,见证国土变私有

文/姚惠珍

一片千余坪的国有地,历经五度异动,成了私有资产;一份百年的土地誊本资料,竟意外揭露百年权贵家族,如何让台北仁济院从「官立慈善机构变身」变为「私立财团法人」的流转秘辛

溯源!加油站土地 业主原为国库

本刊调查,现在租给中油经营加油站的台北市林森北路十一号的土地,地号中正区成功段一小段0240-0000,所有人正是与连家关系密切的「财团法人台湾省私立台北仁济院」。根据日治时代台帐及土地登记簿誊本 (注)证实,目前被登载为财团法人台湾省私立台北仁济院的这块土地,在日治时代登载的业主是国库、管理者为台湾总督

根据这份地段为大竹围段、地号为36番地的土地台帐誊本显示,最早该笔土地誊本可追溯到日治的大正一年(即民国元年,1912年),将台帐誊本对比土地登记簿可发现,在大正一年,该笔土地面积为1.4022甲,土地业主为国库、管理者为台湾总督,土地登记原因为「保存」,显见该笔土地当时为国有地。

到了大正4年,该笔土地「移转」,台帐上登记面积因分割降至0.4673甲,移转原因在土地登记簿上载名为「交换」,取得者则为「地方第一黄区」,但管理者仍为「台湾总督」;地政人员解释,日治时代为了市区计划,初期有很多国有地交换的情况发生。

大正六年,该笔土地第二度异动,从土地登记簿上取得者为「平高寅太郎」,土地移转原因为「拂下」,但已无管理者资料。根据国家图书馆的资料显示,日治时代的土地「拂下」,即代表官有地的土地放领,通常放领给日本退役官吏、日本资本家,多数为无偿放领或无偿卖渡,推测平高寅太郎身分应为当时铃木商社雇员,显示该笔土地已从「国有地变为私有地」。

大正十年,第三度业权移转,移转原因为「买得」,取得者名称虽登载为「台北仁济院」,但「台北仁济院」五字却被杠掉,旁边管理者则载明为「台北厅长」。显示该笔土地又从日本资本家手中,回到了官立慈善机构,为国有资产

追踪!仁济院在日治时期为公法

该笔土地第四度异动,是在昭和十余年间,由于字迹模糊无法确定确实年分,推估在一九三七至四四年间,异动登记为「变更」。经查,主要系日本将国内法逐步施行于台湾,《民商事法》在台湾开始施行,为将事业制度化法治化救济财团即刻申请成为财团法人,「台北仁济院」名称变更为「财团法人台北仁济院」。

台大社工系教授林万亿进一步指出,这里的财团法人,指的是院长不再直接由州长担任,而是改为州政府委派的董事会执行,监督单位仍是各州政府,「是一种公法人的组织,属非营利社会福祉公法人,不是私人财产。」「台帐」誊本证明,林森北路11号这块土地,历经了四度变更,这块原属国库的国有地,一度变成日本资本家的私有地后,又回到官立慈善机构「财团法人台北仁济院」手中。

然而,日治时代的官方慈善机构,台湾光复之后,却以「改名」方式突然摇身一变成了私立救济院,这块国有地就神不知鬼不觉地在第五度变更中「私有化」。

民国34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后,国民政府成立台北州接管委员会,当时主任委员连震东接管台北州,隔年连出任首届台北县长兼建设局局长,并派卫生课长张暮年接管台北仁济院,到了民国35年1月组织「财团法人仁济院理事会」推荐张暮年为院长。

根据林森北路11号的土地登记簿显示,民国35年7月31日「财团法人台北仁济院」向地政单位递件申请「名称变更」,直到民国39年1月4日,台湾省政府社会处才核准更名为「财团法人私立台北仁济救济院」。

「台帐」誊本清楚记载民国39年2月15日,该笔土地异动系因「改名」变更为「财团法人私立台北仁济救济院」,连震东时任台湾省议会秘书长,土地也由公有变私有。...(全文截自财讯双周刊46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