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背骂名 乱源在法规!直销产业群起怒吼要求修法

▲直销智库理事长王文钦主持学术研讨会。(图/直销智库提供,下同)

图文东森连锁提供

今日举行之直销智库学术研讨会座无虚席,探讨为何直销发展四十年,却一直无法社会上抬头挺胸,不仅背负老鼠会骂名,每逢选举,候选人往往用直销二字来攻击对手。每当有一家直销业者出事,则全体直销界都要在媒体上被连坐批判一回。造成这种荒谬结果原因很多,包括主管机关的不重视、媒体的误解、社会大众的排斥。而这种种现象,最根本的原因乃是法规的不完善。

▲直销智库学术研讨会与业界专业人士一同探讨直销业面临之困境

从1978年算起,台湾直销发展至今已经超过42年。所谓四十而不惑,然而,发展超过四十年的直销产业,却仍让三百多万直销商充满疑惑。

2019年,台湾直销产业产值高达935亿。然而,做为一个逼近千亿产值的庞大产业,直销公司与直销商却仍然找不到自信、得不到尊严。直销对社会充满各方面的卓着贡献,例如可以减少失业率、减少社会问题、降低贫富差距、避免健康保险浪费等等,种种价值,应广受社会支肯定与鼓励。然而,事实上却是,直销在对社会做出种种贡献的同时,却摆脱不了被污名化被歧视的宿命

官方不仅不肯告诉民众什么是可以选择的好猫,反而用「报备不等于合法」强调所有公司都有非法的嫌疑;如此歧视性管理态度,实为导致媒体、检调、社会大众长期的偏见与敌意主因

然而,公平会对直销的歧视性态度,也有其无奈的法规背景。包括报备制的法源,限缩了公平会的权力,致使公平会在报备的精神下,无法从源头管理,而必需门户大开,迎接所有合法,甚至伪装合法的业者

公平会管理直销的预算一年仅有273万元,以273万元经费管理一个369万从业人口、产值935亿的产业,其结果就是挂一漏万、破绽百出,最终导致了社会上全面性的成见、敌意,以及长达四十年而无法扭转的老鼠会宿命。

因此,除了少数想要浑水摸鱼的劣质直销及吸金非法份子外,绝大多数直销业者都渴望能够修改法令,将开大门的报备制改为有门槛许可制,给与主管单位权力,在源头上拒绝假直销业者劣质业者、吸金非法份子,始能正本清源,使传销产业可以在一个良性健康的环境中,贡献价值,赢得尊重与在社会上合理地位

左图立法委员林岱桦与会致词右图为立法委员林奕华与直销智库理事长王文钦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