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映竹/北漂,缺乏想像力的政治标签
▲当台湾选举拿「北漂」两个字作为选举议题,人口真的北漂了吗?(资料照/记者李毓康摄)
●陈映竹/参与台湾网路治理论坛(TWIGF)、亚太区网路治理论坛(APrIGF)。相信数字的力量,也相信网路是加强彼此连结、协助查验真相的工具。
在阅读我未经草稿而写下的文字之前,请先阅读 Fred Jame 的文章,也许能体会我的感慨。
自从2016年结束了台湾的对国外招揽人才的政策研究后,对于「人口迁徙」这件事感到见怪不怪,如同动物迁徙,水往低处流一样,人也会往对自身有利的国家所移动,战争、气候变迁、疾病、自然灾害、人口减少、经济或人才招揽福利…等,都会造就人口与资金的移动,其实是全球人口迁徙的趋势,学者们也发现人口与相关资金的移动造就了世界的贫富差距问题。
当台湾选举拿「北漂」两个字作为选举议题、指责政党的政策或是历史仇恨,忽略了全球总体经济、环境、政策…等对台湾现在或未来发展的影响。
人口迁徙的类别与原因从世界银行 (World Bank)所提供的资料可以得知,在2013年时已有2.47亿的人口在自己的出生国之外生活,且在之后的十年内,将会因为全球化和气候变迁造成移民人口的压力,同时自国际移民组织(International Migration Organization)Migration Data Portal 网站中所提供的资料,可以知道造成移民或人口移动的原因主要为以下八个原因:
1/人口老化和移民(Older persons and migration):联合国定义 60 岁以上为老年人口。自其报告中所提供的研究趋势则发现,北半球的已开发国家是大多数国际移民人口的最终目的,而生活在南半球的人民则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回到自己的原籍国家。
2/环境因素移民 (Environmental Migration):该原因被定义为「由于环境突然或渐进变化而对其生活或生活条件产生不利影响的人或人群,有义务离开其惯常住所,或选择临时或永久性的,以及在国内或国外移动的人」。因为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造成人民流离失所,必须越过国界临时或永久迁移的人,例如之前提到的气候变迁,因为海平面上升造成有些岛屿的生活面积减少、水灾、土石流、火山爆发、地震等,不得不离开的人们。根据该网站的报告,在2017年有135个国家,1880万人因为自己国家内的环境改变而流离失所,南亚和东亚,加勒比和太平洋地区是受影响最严重的地区,岛屿和开发中国家因气候变迁受到相当大的损害。
3/强迫移民或迁徙 (Forced migration or displacement):用我们较熟悉的说法可能是因战争、武力胁迫下所造成的难民。自联合国的文件里所定义的难民则是「是因为种族、宗教、国籍、特定社会团体或政治见解的成员资格以及在其国籍国或永久居住国之外的人有“迫切需要的迫害”而逃离本国的人对此恐惧无法或不愿意回归它。」自报告中可以得知,自2007年至2017年这十年来,在原籍国国内或境外被迫流离失所的人,增加了50%以上,根据联合国难民办事处 (UN Refugee Agency)的统计,2017年全球 68%的难民主要来自五个国家:叙利亚、阿富汗、南苏丹、缅甸、索马利亚。
4/劳动移民 (Labour migration):报告中谈的是以劳务工作为主的国际移民工人,在台湾,我们用「移工」来称呼这些人。在国际劳工组织(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定义为「…目前就业或失业并在目前居住国寻找工作的所有国际移民」;在联合国统计司则定义为「接收国为接受国家内从事经济活动的具体目的而接纳的外国人。他们的停留时间通常受到因可以持有的就业类型限制。他们的家属如果被录取,也属于这一类。」。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统计数字,2013年全球估计有1.503亿移工,其中1150万是移民家庭工人,在其所引用的Global Knowledge Partnership on Migration and Development (KNOMAD)2017年的报告中,15至24岁的移工占了全球劳动移民人口数约八分之一 (12.5%)。
5/儿童或未成年移民(Child migrants):定义为「儿童」、「未成年人」,「无人陪伴的儿童」、「无人陪伴的未成年人」和「无人陪伴的移民未成年人」。从1990至2017年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的这类移民略有增加,而欧洲和亚洲的流动儿童比例持续下降,大洋洲国家中此类的移民则相对稳定,但在2016至2017年中间,这类型的移民在欧洲、非洲、美洲则是增加的,这背后的原因可能有战争寻求庇护或是因灾难造成儿童单独移民。
6/非正规移民 (Irregular migration):由于容易受到国家政策或法律的变动而变成非法移民,所以通常指的是未有正式纪录,如非法入境(偷渡、非法跨越边境)、非法移民(例如签证过期滞流、人口贩售)、非法雇用。全球都有这样的移民出现,报告中提到亚洲国家则是以阿富汗为主要移民来源,多迁徙至伊朗或巴基斯坦,东南亚国家的泰国和马来西亚通常成为其他周边国家如缅甸、柬埔寨、寮国非正规移民的目的国。也曾听闻过有人到了尼泊尔后,就把自己的护照给丢了,留在当地修行,当起非法移民。
7/遣返移民 (Return migration):主要可分为自愿遣返和强迫遣返两种,在报告中还有更细的分类及详细的数据。2016年前五大的人口外流国家是德国、韩国、西班牙、日本和英国,在亚太地区,自愿回返人数在2017年则略有增加,而数据主要来自澳大利亚、印尼、泰国、马来西亚、斯里兰卡、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巴基斯坦、阿富汗。
8/国际学生 (International students):根据联合国科教文组织 (UNESCO)的定义「国际流动学生是指在两个国家之间跨越国际边界的个人,其目标是参与目的地国家的教育活动,目的地国家与其原籍国不同。」又细分为外国学生(就读于高等教育学位课程的非公民)和Credit-mobile students(例如交换学生、游学、留学的学生)。在2016年有超过480万名国际学生参与了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法国、德国、俄罗斯,这六国的教育计划,而中国、印度、德国、韩国、尼日、法国和一些中亚国家则为主要的国际学生来源。下图是瑞典的国家入口网站中,针对要取得留学资讯者所做的页面,也可以看到这个页面是以简体中文所撰写,并在页面上写了:实习、就业、创业,积极的要留住国际人才。
▲瑞典的国家入口网站,并有 http://sweden.cn/,提供简体中文所构成的留学、就业资讯页面。(图/翻摄自http://sweden.cn/)
Migration Data Portal 网站中还有许多详细的图表、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移民统计,有兴趣者可以多研究,光是上面撷取出来的资讯,就已可以让我们了解到人口移动并不会那么简易的归因于台湾政客口中的几个因素而已,它是全球性的人口移动,许多国家也在征求其他国家的人才至自己的国家协助经济活动。
台湾的人口移动数字
看了这么多联合国对于「移民」的定义和趋势研究,就可以发现造成「人口移动」的因素并不是只有政客口中的那些理由这么简单。自台湾内政部统计处网站中可以看到造成人口迁徙的因素及反映的事项:人口迁徙反映区域间的资源配置及城市本身的发展规模,而影响人口迁徙关键因素包括就业机会多寡、软硬体公共建设便利性、房市发展及社会福利等因素。
观察台湾这几年的政治与经济情势,在外部几乎受到美国、中国、南北韩之间的政局所影响,在内部则又受到政党政治间的利益争斗,或是端出所谓的「牛肉」,却不断预支人民的未来。
气候上,台湾其实也受到全球气候变迁所影响,除了水灾、台风、酷暑之外,还无法预测地震、火山爆发可能会带来的灾害。
这些国际学生通常也会受到需要招揽国际人才协助经济发展的国家政府所注意,因为这些学生极有可能留下来在当地工作或定居,协助一国经济发展,可能是技术移民或高科技技术领域人才。我之前曾观察过例如 Tech Life Ireland计划、英国的国家入口网站、前面提到的瑞典国家入口网站,都会提供相关的就学、就业资讯。
关于台湾的人口移动数字
今天花了一些时间去找台湾内政部的统计资料。内政部本身有提供「全国人口资料统计地图」,查询介面与查询值来说,无法得知是:
1/统计2018年1月至9月的资料?
2/2018年9月份的单独资料?
3/自何时开始至2018年9月的资料?
4/而所谓的「净迁徙人数总计」,不知是「迁出人数 减去 迁入人数」或「迁入人数 减去 迁出人数」?
▲全国人口资料统计地图。(图/翻摄自内政部网站)
我只好再去找内政部的统计通报,找到了较完整、2018本年度的统计资料。简单的说,从整体看起来,迁入台湾的人口数在2018年9月份来说,不论任何原因,台湾整体是增加了3,892人。可以解读一些数据如下:
●国际迁徙状况:从国外迁入台湾有 26,557人,从台湾迁出至其他国家有 35,119人;自其他国家迁入最多户籍为台北市,有 5,888人,移往其他国家最多的人口也是台北市,有10,392人。
●本想再观察其他县市移入六都和六都移往其他现市的人数,却发现报表上的「自本县(市)乡(镇市区)迁入总人数」和「往本县市他乡镇市区迁出总人数」两栏的数字皆相同,所以到此停工。有兴趣者可以自己再验算。
▲自2018年1月至9月,台湾现住人口迁入、迁出登记,资料来源:内政部户政司。(图/作者陈映竹提供)
未来科技对人类的影响
这阵子会用一点空闲的时间阅读 Yuval Noah Harari 的新书《21世纪的21堂课》 (21 Lessons for the 21st Century)。在前两堂课里,作者提到了未来人工智慧(AI)取代人力的最大问题:
科技革命很快就会让数十亿人失业,并创造出一种人数众多的新无用阶级,带来现有意识型态无法处理的社会矛盾与社会动荡。
往昔工业革命时代让机器代替人类进行重复性高的劳动工作,虽然减少了许多工作机会,也开启了一些新的工作机会,例如人类学习如何操作机械,和机械手搭配一起工作。在电脑普及化之前,有许多人工的文书作业,在电脑文书软体变普及之后,这些人工作业完前被电脑取代。
上周在Internet Society 的课程讨论区里,谈到了数位落差 (Digital Divide),我则想起了在2000年之前,我还担任过办公室应用软体课程的助教,教一群中年人如何操作电脑、使用Word、Excel和 PowerPoint来完成文件或统计数值。那时有许多的补习班在帮人们上课,也有师资培训班,为的就是快速的让软体应用普及。当时的电脑化,减少了部份工作机会,也增加了许多工作机会。
到了现在,2018年底,即将进入2019年,操作电脑、和办公室应用软体已经是我这个年龄层在就业时的基本条件,如果不会这些软体,可能就丧失就业机会。更年轻的族群,较我年轻十岁、二十岁的族群都已在职场上就业,他们更懂得如何操作手机或其他行动载具上的应用程式,更熟悉网路文化与操作手段,但却不熟悉电脑操作。
世界的趋势、台湾的政府政策皆则在讨论人工智慧、机器人的发展。在未来的人类可能会被未来的机械取代,因为这些机械可比人类的学习能力更高、反应更快,就算需要人类去操作,人类不是无法短时间就能学会操作机械,就是随时都要不断的「更新自己」,已经不像以往可以再去补习班学习,也来不及再去学习了,机械学习的速度比人类更快,而人类将面临更大的心理压力,但机械呢?没有所谓的心理压力,以往是机械搭配人类,未来可能是人类被机械舍弃。作者在书中就提到了:
到了2025年,「无用阶级」的出现可能不只是因为找不到工作、没受过相关教育,还因为精神上的力量不足。
结论
这几年里各种大大小小的选举,不意外的,在媒体上出现的候选人们,都没有令人耳目一亮的政策或是真的研究及分析数据背后原因,而提出的政策建议。许多提出数据的候选人,可能目的只是在吸引群众注意,但也没有让数据支撑他们自己提出的政策,习惯用激情、音乐、文字、媒体操弄来煽动群众的情感,分化或利用各种社会议题造成人民之间的对立。
对于新科技的发展上,看到的是经济数字、经济价值,却未对「人类、整体社会发展」的政策建议,甚至是能衔接国际发展的政策,或只局限在少部份利益团体里。
同样也是在《21世纪的21堂课》里,让我十分感慨的文字:
过去推动俄国、中国和古巴革命的,是一群对经济至关重要但缺乏政治权力的人;而2016年支持川普和英国脱欧的,却是一群虽然还想有政治权力、却担心失去经济价值的人。
就算不放大到国际上来看,每当我看着新闻上或其他谈话节目上的名嘴们在讨论内容或是台湾某些政客们的彼此攻讦、宣言,其实多属于口号性的内容,都看不到实质上的作法或分析,而他们的言行就是「虽然还想有政治权力、却担心失去经济价值的人」。
人口迁徙,其实是国际间关注的议题,它不止包括人才的国际移动,更包含了国际资金的流向、一国在国际间的经济发展或新科技的研发。台湾的政客、急着想吸引注目的媒体,却把这个议题缩小、塑造出了台湾东西基础建设、南北经济发展的对立情绪与言论、拉扯政党的政治利益资源分配,任由政客或有心人士分化国家内部人民的情感、互扯后腿。
那么也只能默默的读着自己的书,为台湾祈祷好运吧!
热门点阅》►高雄人就选个「网红」市长吧!►「韩流」狂扫,牵动「六都赢家」鹿死谁手?
►随时加入观点与讨论,给云论粉丝团按个赞!
●本文获作者授权,转载自medium。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论坛欢迎多元的声音与观点,来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
(责任编辑:蔡易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