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知台派老外:「新南向」误导企业,更会压低薪资水准

企业应该专注于「卖什么」和「怎么卖」,而不是「去哪里卖」。(图/达志影像美联社

文/前奥地利驻台商务副代表 解聪文 编译/林书荷

自从蔡英文总统当选、民进党重获执政权之后,所有政府机关各阶层再次采用「南向政策」。我多年来对这项政策有所批评,也在无数访谈中提及,更在我另一篇文章《对台湾未来的5项大胆建议:给蔡英文总统的公开信》中重申看法。

自从该篇文章发表以来,台湾政府已经有很大的进程。举例来说,新的法条让符合条件的外籍人士在申请居住、工作和创业的程序简单许多。同时,健保的相关规定也有所改善,同性婚姻合法化也几乎要实现。此外,政府也提供许多资源,帮助发展台湾机械产业的人工智慧、物联网(IoT)、工业物联网(IIoT),以及工业4.0。

虽然政府已经达成许多任务,但还有很多工作等着完成。与中国过去40年的极权统治和欧威尔主义式(Orwellian)的严格控管相比,台湾在言论自由、开明的经济政策,以及追求进步的态度方面,均表现相当璀璨、杰出。

然而,蔡英文政府在「南向政策」方面似乎迷了路。许多经济学家会告诉你,这项政策非常明显地被误导了。我认为,这不光是迷途或误导的问题,而根本是非常危险。以下就让我阐述自己的观点。

「南向」是傲慢的,甚至有点种族主义

「南向」的概念基本上是过于自满的,甚至有点种族主义,它带有殖民主义和「中原优越感」的意味。许多世纪以来,来自中国的商人主宰着泰国、越南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的经济贸易。这些人的后裔至今依然掌握着这样的经济力量。若采取「南向政策」,台湾可能被认为延续这种「华人在东南亚国家主宰经济」的思维。

对台湾政府来说,这可能只是个经济政策,但对这些东南亚国家的人来说,可能含有种族优越主义的感觉。我曾和许多来自东南亚国家的政治人物和外交官谈论此事,他们都认为台湾目前的「南向政策」很过时、傲慢。

▼ 对台湾政府来说,这可能只是个经济政策,但对这些东南亚国家的人来说,可能含有种族优越主义的感觉。(图/达志影像/美联社)

「南向」会误导企业、错置资源

作为一位辅导过许多台湾企业的顾问(这是我的公司: www.geberconsulting.com),我几乎每天都在面对「南向政策」带来的负面影响。譬如说,CEO们试图将产品销往不适合的国家、行销部门把目标设定在只有微薄利润市场、开发部门则设计出没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

某家制药公司为了响应「南向政策」,中止了原本前景不错的美国药品测试计划,改用其他药品进军利润微薄的印尼市场。某家无人机制造商把所有资源投入在马来西亚发展巡视棕榈园的无人机,而放弃了与中国大疆(DJI)竞争的机会。某家织品和手提包厂商放弃与国际级设计师签约、进而成为全球知名品牌的计划,而在东南亚市场以超低价销售产品。

是的,在东南亚还是有一些机会,但并不是常常有。是的,对于某些公司来说,东南亚是最适合的市场,但是如果把「南向政策」以政府层级来统一推动,就可能会误导一些企业,或是错置许多资源和人才,造成严重伤害。

企业永远不应该依特定的地理区域来划分自己的市场,而应该聚焦在具有最大潜力的市场。企业永远不应该锁定最容易进军的市场,而是最有利润的市场。企业应该专注于「卖什么」和「怎么卖」,而不是「去哪里卖」。

以机械产业来说,台湾还有一些需要努力的地方。虽然友嘉集团(Fairfriend Group)等许多产业不断求新求变,也成为工业4.0时代的领先者之一,但同时也有许多企业因为被误导,而在印尼或马来西亚盲目地扩充,这些公司或许能靠过时产品再赚个3、5年,但他们应该做的是投资未来。

「南向政策」使企业错失真正的市场机会

错置资源已经够糟糕了,但是以想像中的地理区域为目标,更会伤害台湾的经济发展。上述的无人机公司或许可以卖出5架用来巡视马来西亚棕榈园的产品,但却错过了非洲国家和世界卫生组织(WHO)用来运送药品到偏远地区的2000架订单。那家做手提包的公司,或许产品在新加坡的电商平台上卖得还不错,但却错失成为美国最大连锁服饰店的顶级供应商的机会。某家音响设备制造商在印尼设立业务办公室,卖的是过去20年都没改过设计的产品,而不是投资于研发和进军美国市场;某家车床厂商拿到了来自越南的150台订单,但却因为没有投资工业物联网(IIoT),而失去几乎所有的欧洲客户。

每家企业的资源都有限,在东南亚聘雇销售人员等于是把行销费用花光。许多公司把钱花在找三流代理商、找不合格的业务人员去经营5年之后就会消失的市场,而不愿意学习比较新颖的概念,例如自来客行销、内容行销,或自动化行销等。

▼ 错置资源已经够糟糕了,但是以想像中的地理区域为目标,更会伤害台湾的经济发展。(图/达志影像/美联社)

「南向政策」会压低薪资水准、使业务停滞

若将市场目标放在开发程度比台湾低的国家,企业不仅容易失焦,也可能被这些国家的不景气给拖累。越南、缅甸或印尼的劳工成本低,乍看之下比投资自动化或聘请技术能力高的台湾劳工省钱,但这是个祸因,而非优点。

我们目前所面临的是,自动化设备、机器人、人工智慧技术对现有生产模式的巨大挑战。台湾企业其实拥有在这些方面成为全球市场玩家的专业技能、创造力及资源,可是,他们却只在较低度开发的国家建造落后技术的工厂,而没有积极投资未来。台湾的农业若能够采用再生能源和本国LED灯具,就可能成为全球产能最大、价格最有竞争力的产业之一。然而,「南向政策」却过于强调低成本,投资过时的技术和效率低落的种植方式。

「南向政策」原本只是一个政策性的主张(「如果不往中国等北边发展,那就向南去」),但现在却变成扭曲市场、误导企业、影响台湾中小企业研发投资的政治口号,更让台湾看起来像是个对东南亚国家举着种族优越主义的傲慢入侵者。台湾政府原本并无此意,却得承担这些后果。

台湾不应该以「主宰东南亚经济」为目标,而是该致力成为全球重要产业的角色之一,例如农业科技、生化科技、生物化学、机械、工业物联网(IIoT)、医疗科技、再生能源、电池、自动运输、机器人等。最近吵得沸沸扬扬的「PCHome大战(新加坡来的)虾皮」中,我们会发现,我们真正需要的是最顶尖的资料科学家、人工智慧工程师,以及使用经验/介面(UX/UI)等程式,而不需要更多越南的炼钢厂或制革厂。我们需要的是台湾本土的机器人技术工程师和机器学习专家,而不是缅甸的家具血汗工厂。

未来的十年中,由全自动机器人运作的工厂,将会在欧洲、美国、日本、中国及印度涌现,劳工市场也会受到人类史上最大的冲击。台湾作为「科技岛」,不能在这一波浪潮中被冲走。

结语:台湾必须成为「工业4.0」的领导者,不是追随者

要成为产业的领导者就必须与最顶尖的企业合作,而这些领先企业都在斯图加、慕尼黑、伦敦、波士顿、圣荷西、大阪…,而不在胡志明市或雅加达。

当我环顾亚洲各国,发现台湾不断在进步。这个社会拥有最自由的风气、最具雅量和毅力的人们,以及最活跃的经济。许多最顶尖、几十年来在各自市场中独占鳌头的公司都来自台湾。这些台湾企业能够鹤立鸡群的力量,是来自优异的科技、创新态度,以及企业精神,而不是来自于锁定某个地理区域。

台湾一直是个具有前瞻性的国家,现在应该持之以恒。

▼ 台湾企业能够鹤立鸡群的力量,是来自优异的科技、创新态度,以及企业精神,而不是来自于锁定某个地理区域。(图/达志影像/美联社)

作者解聪文(Martin W. Hiesboeck):品牌国际化顾问及内容行销专家,曾任奥地利驻台商务副代表,拥有国立台湾大学EMBA、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博士学历。★版权声明:本文经原作者授权转载,供《ETtoday新闻云》使用,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未经作者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转载,违者必究!(原文请见:连结 。)

★图片为版权照片,由达志影像供《ETtoday新闻云》专用,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未经达志影像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