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汤圆「颗数上限」曝光!医示警3种人小心
▲食用太多的糯米类制品,容易出现胃肠胀气。(示意图/视觉中国)
文/陈学莆(昌盛堂中医诊所中医师)
冬至吃汤圆的习俗与意义?
冬至是农民历中一年24节气最重要的节气之一,24节气是依照地球自转、公转的周期来划定,而冬至这天正是一年里白昼、日照最短的一天。冬至之后白昼时间就会开始慢慢增加,因为「阳气」会渐渐回升,便会以象征「团圆、圆满」的汤圆来迎接「阳气」,借着吃汤圆祈求凡事圆满、阖家团圆。而在各地也有一些不同的汤圆习俗,我们列举如下:
-避免吃「单数」,中华文化便对「成双成对」的寓意情有独钟,所以在吃汤圆这件事上也有双数颗的汤圆可以圆满、招来好的人缘与姻缘,反之单数颗的则可能有落单、孤独的说法。
-旧时的敬物崇拜,会在凡是有「神」的地方,包含门、窗、床、柜、桌、椅等等,都会黏上一、二粒汤圆,称之为「饷耗」。
-澎湖特色「鸡母狗仔」,澎湖因其地理位置特殊,生活资源较贫乏,即便碰到节庆也不见得能够杀鸡宰鸭,只好以手捏的鸡母狗仔来充当祭品
吃汤圆应该控制在什么数量以下较健康?
当然应该吃多少量才能快乐过节无负担,也是大家想知道的问题之一。一般来说,红白小汤圆最好不要超过小颗10颗(热量约70大卡,相当1/4碗饭)或大颗常见的芝麻、花生汤圆2颗(热量约150大卡,相当1/2碗饭);汤底则尽量以清汤取代花生汤、桂花酿等甜汤,避免摄取过多精制糖。同时适当减少当天正餐的份量,这样才能轻松过节无负担。
有什么健康状况的人需要特别注意汤圆的食用?
患有糖尿病、肾脏病及高血脂的慢性病患者,在食用汤圆的时候必须特别注意。
-糖尿病患者应注意血糖的变化,汤圆的含糖量必须被算在一天的总量中,并减少其他主食的摄入量。而糯米含有较多的支链淀粉,在肠道中分解速度快,导致餐后血糖迅速上升。此外,糖尿病或慢性肾病的族群要注意高血糖造成的高渗透压状态而增加肾元负担。
-肾脏病患者应避免摄取含磷高的食物,而芝麻、花生等坚果类馅料都属于含磷量高的食物,应酌量食用、也不建议喝汤底。
-高血脂症患者其主要饮食原则低油、低胆固醇,而包馅汤圆的油脂含量普遍较高,还是建议选择未包馅的汤圆来食用。同时不论是甜、咸的馅料都含有大量的油脂、糖分,大量食用易使血糖、血脂升高,而增加身体的负担。
▲医师建议,红白小汤圆最好不要吃超过10颗,大颗的芝麻、花生汤圆以2颗为限。(示意图/资料照)
如果吃汤圆后出现胃肠胀气的情况,可以多吃哪些食物帮助消化?
食用太多的糯米类制品,像是汤圆以及油饭,都容易出现胃肠胀气的问题,因为糯米的淀粉几乎全部属于支链淀粉。虽然分支多理应消化较快,不过人体内分解淀粉的酵素主要是作用在直链区,所以分支较多的支链淀粉反而容易消化不完全而产生胃肠胀气。
可以搭配简单的茶饮来舒缓胀气的感觉
洛神山楂梅子茶:洛神花2朵、山楂2颗、陈皮一小搓(大约掌心大)、甘草一小片、话梅1颗。放入500c.c.的热水中闷25分钟即可饮用,可视个人喜爱加入些许薄荷叶。
按压哪些穴道能帮助消化、减轻胀气不适?
足三里-十总穴歌云「肚腹三里留」
足三里位于膝盖下四指幅,外侧凹陷处。是肠胃相关的重要穴道。按压此穴,会有酸麻感传达至脚背处,有助于改善便秘、腹泻、消化不良、消胀气,并强化肠胃功能。
内关穴-十总穴歌云「内关心胸胃」
内关穴位于手腕关节上3指幅的凹陷处(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当胃胀气和胃酸逆流情况发生时,稍加用力按压到有酸胀感,持续3到5分钟并搭配深呼吸,有助于消胀气。
中脘穴中脘穴在肚脐正上方4指幅处。发生胃胀气的时候可以利用食指按压约2~3分钟,可以起到和胃、消食、宽中,并且能进一步调节消化道机能并且帮助排便。甚至更简便的方法,可以在肚子上涂抹适当薄荷油依照顺时针的方向按摩,也有舒缓胀气的效果。
汤圆食疗,如何将传统美食与健康兼顾?
可以在煮汤圆的汤底中加入红枣、桂圆等材料来代替砂糖增加汤底中的甜味。或加入黑、白木耳露增加口感并补充膳食纤维。如果想要提高蛋白质的摄取,可以改用无糖豆浆来代替糖水汤底。若是咸汤圆则可加入适量蔬菜,用芹菜、香菜等取代油葱酥以及爆香的过程,能更清爽无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