罚就听话? 立法禁体罚10年 二成国中生仍被罚交互蹲跳

人本基金会调查,仍有三成五的国中生在学校体罚。(图/记者周宸亘摄)

记者萧玗欣/台北报导

人本教育基金会今天(19日)公布一项最新调查,发现有三成五的国中生(35.4%)、二成七国小生(27.8%)在过去一年曾受过教育部明定禁止的体罚其中一项,包括打或同学互打、维持固定姿势一段时间、持续做某种特定动作罚站超过一个小时或累计超过两个小时。

2006年12月教育基本法明定禁止学校体罚学生,但实际上教育现场仍有许多学生遭受体罚。教育人本基金会今年访问全台178所国中、178所国小各1068位学生,调查104年度的体罚和处罚状况

▲人本教育基金会今公布体罚问卷调查。(图/记者萧玗欣摄)

调查显示,禁止体罚上路十年,但今年度国中体罚率比2012年上升近五个百分点,国小体罚率上升三个百分点。在四种体罚中,国中生最常受到体罚类型是做某种特定动作(例如:交互蹲跳、起立蹲下、爬楼梯等)比例高达二成(20.6%),其次则是罚站(17.4%);国小生最常受到的体罚则是罚站(15%)。

调查也指出,曾看过或受过体罚项目以罚站为高,国小有三成三、国中有三成二,而被老师打、持续做某个特定动作等体罚状况在2016年对比2012年有上升趋势,其中持续做某种特定动作,如交互蹲跳等,国中小平均上升一成多。

另外,在被老师打的原因中,今年国中和国小最高选项都是「学业不符合老师要求」,其中国小有五成六学生因课业未达要求被老师打、国中则有高达六成八的比率,相较2012年的调查结果,国中小都是「违反班规校规规定」最高,其次才是学业未达要求。

教育人本基金会执行长冯乔兰表示,「目睹暴力也是暴力」,校园体罚的严重性不是只有受害者本身,连看到的学生都会受影响,影响的可能是他身边所有人,而且心理的伤害时间将持续更久。

立委吴思瑶表示,禁止体罚修法上路已经十年了,虽然体罚率已从19991年的八成剩到现在两成,「但是我们应该反省,为什么没有降到零体罚?」应该要勇敢启动不适任教师处理机制,但从过去统计数字来看,大多是记个申诫,会被解聘和不续聘却只有个位数,相对目睹体罚和遭受体罚的学生实在是不痛不痒!

吴思瑶也说,现行教师辅导管教办法仍容许教师一般管教措施,包括口头纠正、调整坐位、书面自省、体能活动和静坐、罚站反省等,「就教育部自己的行政规章就能排除体罚,为什么现在还允许学生被罚不准下课罚站不准上厕所?」,教委会将继续朝修法方向前进,给教育部更大压力

台湾家长教育联盟理事长谢国清表示,2012年12年国教还没上路,2016年已经上路3年了,但「课业未达要求」反而成为体罚的主要原因,代表国中会考仍未改善学生课业压力,应该要推动完全免试

谢国清也表示,身为一个家长他很讶异,都已经十年了,到底师培在做什么?为什么都不关注法令规定,学校的校长和老师为什么不注意这件事情

教育部国教署组长杨国隆表示,教育部每年都有针对校园体罚做问卷调查,问学生是否曾在学校被老师打过?或被罚过做特定动作做加护蹲跳,都有逐年下降趋势,但今年结果的确有比103年提高一点,之后会在找地方政府开会研究是什么原因,并加强改善。

杨国隆也说,教育部在任何会议都会要求老师用正向、鼓舞的方式,可能老师和孩子互动方式尺寸没有拿捏好,或者爱之深责之切,不过这都不应该作为体罚的理由,站在老师立场应该容忍孩子有犯错的空间,让他知道错在哪里,让他知错在哪里,体罚的方式只会造成身体伤害和自尊心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