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燕/不舍总在悲剧后!?儿少保护网破了洞

▲每一起虐童致死案件其背后危险因子通常深埋多时,若保护伞来不及张开,儿虐事件便随即引爆。(图/视觉中国CFP)

近日新北市新庄地区一名8岁男童,疑遭母亲继父连续虐打致死,全身布满新旧伤痕,不忍卒睹。媒体披露该惨案后,曾和男童接触过的邻居、里长社工学校护理老师等人,纷纷表达哀悼与不舍。也有人批评,公部门社工既然已开案处遇,为何不早点把孩子带去安置?然而,我们似乎更应思考一下:保护孩子免于受虐,到底是怎样的责任?是否单靠社工,儿虐防治就能克尽全功

事实上每一起虐童致死案件,看似突如其来,然背后的危险因子往往深埋多时。如茶壶里快烧开的沸水,当压力不断升高,家庭支持系统难以负荷、外部资源未能完全到位,保护伞来不及张开时,一颗颗儿虐炸弹随即引爆。

若从经济面向分析本案,虽有热心里长多次帮忙生活费,并提供生活物资,但男童母亲和继父无固定工作,扶养两名孩童自是入不敷出。观诸健康面向,男童母亲继父有吸毒前科,又有暴力倾向,而国内外研究均指出,此类照顾者乃施虐之高危险群。再看家庭关系,男童母亲与继父经常争吵,两人又因吸毒遭亲属赶出家门,而把男童从小带大的外祖父因瘫痪无力照顾,母亲只好将男童接回身边,转换照顾者后的不适应,让母亲与继父认为男童难以管教、屡屡打骂,可见这个家庭不仅关系不睦,支持系统亦属薄弱。

一个8岁男童之死,掀开了台湾儿少保护网络长年以来的三大困境

困境一:社区邻里的儿虐通报敏感度不足。

儿少保护宣导已行之有年,每年的儿虐通报总件数却屡创新高,但来自最有机会洞烛机先的「邻居及社区人士」的通报件数,却自2014年起连续3年下降,在2016年只有1,935件,仅占整体通报件数(54,597件)的3.5%。然而,每每儿虐致死或杀子自杀事件见诸媒体后,街坊邻居总对记者透露案发前他们早已觉察这个家庭「怪怪的」、这个孩子「不太寻常」,但却没人通报113儿保专线,导致这些家庭未能在风险升高前获得外界援助,孩子的处境便因此日益恶化。

困境二:儿保网络单位通报社政后,以「放手」代替「拉住」。

根据卫生福利部统计,近3年的儿少保护开案件数中,高达8成多的孩子仍住在原生家庭,只有不到2成的个案进行家外安置。既然大多数的儿保个案仍住在家中与社区,各网络单位实应依法善尽「原位配合」与「就近协助」的义务,这也是儿保社工的工作能否发挥成效的关键。

▲若邻里、社区、教育警民能形成紧密通报网络,不仅能及早拉受虐孩子一把,也有可能守住濒临瓦解的家庭。(图/视觉中国CFP)

无论是高风险或是有困境案例家庭的状态,常是变化很快的,也许在开案初期,儿保社工根据专业评估,判断孩子受虐风险未达需家外安置的程度,但不久后,如同该新庄个案般很有可能因遭逢突发的压力事件,使得孩子受虐的风险急遽升高。此时,就要仰赖邻里、社区、教育、警政民政等网络单位充分合作,即时提供社工新状况的回报与机动协助,才能及早拉孩子一把。

然而,实务上仍有网络单位认为,只要做到通报就表示责任已尽,消极或忽略与社工继续合作,让儿保工作的成效大打折扣。

困境三:家庭教育工作无法配合儿童保护工作。

由于双薪家庭渐增,父母常把年幼的孩子托给祖父母等亲属照顾,等到孩子要上学时,再把孩子接回来同住。这对孩子来说,转换照顾者等于改变了依附对象,必须重新适应不同照顾者的教养规则;反之对父母而言,因为有重塑亲子关系、自己把孩子带好的期待,于是容易衍生亲子冲突或管教过当的问题。

教育部长潘文忠重视家庭教育体系的改革,力推家庭教育法修法,希望强化各县市家庭教育中心功能,笔者予以肯定,也呼吁各地家庭教育中心接受学校转介个案,针对此类转换照顾者的学童家长提供服务,以提升家长亲职功能,增加家庭保护因子,从源头预防儿虐案件发生。

唯有我们能从经验中记取教训,痛定思痛,即知即改,这些受虐早逝的小生命,才不至于是白白牺牲。

►►►随时加入观点与讨论,给云论粉丝团按个赞!

冯燕台大社工系教授,儿福联盟基金会董事。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88论坛欢迎更多声音与讨论,来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