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论》从日本救市成功,看大陆人行「印钞买股」政策
大陆人行在9月24日的记者会「宣布」股市注资政策,立刻刺激股市大涨。图/中新社
中国大陆政府持续强力宽松的政策,提出「一篮子利多」顾及地方政府债务、银行体系安全、防止房价进一步下跌、以及支持社会弱势等全方位政策目标,但是「拉擡股市」无疑是最能代表利多政策成败的指标,上海、深圳与香港股市在10月8日国庆长假期结束后经历了剧烈的震荡,指数上冲下洗的幅度竟然超过15%,更强化了股市涨跌作为此轮救市政策成败的指标性。
陆港股市的剧烈震荡,给亚洲金融市场带来强大的外溢效果,加上中美大国竞逐的对立气氛,陆港股市只要出现重挫,反中族群就全面看坏,反之,只要股市回升,反美族群就集体发出热烈掌声,双方阵营均陷入情绪主导一切的短线视野,市场分析也鲜少客观冷静的中长期判断。
因此,容我们先讲结论:大陆是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23年GDP的总量高达17.7兆美元,陆港股市加总的上市公司总市值超过人民币110兆元(约15.5兆美元),加上庞大的外汇存底与极低的外债,更重要的是北京政局强大的政治决心与执行力,只要出手救市,就不可能失败。
经济大国在过去20年都有危机救市的经验,采用的政策也都非常极端、违背经济学与货币金融理论,最终都能成功稳定国内经济,避免重大风暴,日本(失落30年)、美国(金融海啸与新冠疫情)、欧洲(欧债危机)都是如此,即使是遭到欧美金融制裁的俄罗斯,至今也仍然屹立不摇。大陆房地产泡沫风暴虽然已经多年,但是当局全面性的救市政策才刚刚开始,手中的筹码还非常多,只是需要时间发酵而已。
我们拿中日两国政府,以及央行-中国人民银行(人行)与日本银行(日银)对拉擡股市的政策相对照,就可以看到极为清楚的图像。大陆现在只是刚射出第一箭,最终一定要成功,至于时间与路径,则还有待观察。
上周五(10月18日)上海、深圳股市指数都大幅上涨将近3%,主要是人行公告《关于设立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有关事宜的通知》,对国有金融机构如银行、寿险、证券公司「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是人行对股票市场选择性注资的重大政策,也是整个救市组合拳中,对股市上涨最有帮助的政策。
人行在9月24日的记者会「宣布」股市注资政策,立刻刺激股市大涨,三周之后才「发出通知」,后续还看市场状况提供源源不绝的「额度」。总之,目前人行还没有花一毛钱,拉升股市的效果就已经极为显著,将来定向融资的规模也可看市场情绪来调节,操作弹性极大、一本万利。
相较之下,日本政府在零利率政策施行多年仍未见效后,从2011年启动「中央银行直接买入日本股票」的政策,方法是日银的量化宽松资金,持续买入股价指数ETF,日银买进日股ETF的政策执行超过十年,直到新冠疫情结束、日银逐渐退出异次元宽松政策后才停止。最终日银直接持有日股的规模达到37兆日圆(约人民币1.77兆元),最高时期日银持有日本东京证交所所有上市公司总市值5.7%的股权,目前也还有3.91%。
日本政府拉股市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资金来源:日本退休基金。日本退休基金将资产的四分之一投入日股,到今年6月底统计的持股金额为62.86兆日圆,与日银的持股余额,加总刚好超过100兆日圆,以目前汇率换算高达4.75兆人民币。
人行的「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当然也是启动「印钞票、买股票」的政策工具,但是与日本最终使用100兆日圆的规模相较,人行的股市印钞机才刚刚开机。
陆港股市总市值高达110兆元人民币,政府要拉高如此庞大的量体需要时间,政策不会立即见效,执行期间将是以年计算的长期政策,人行的「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是新款特效药,未来也会出现抗药性、效果逐渐减弱、必须转换刺激方案的挑战,只是请大家记得「绝对不要跟中央银行对赌」这条铁律,更何况跟日银、美国联准会(Fed)相较,人行还没出印出一毛钱,就已经获得股价显著上涨的效果了。
北京政府高调救市,号角吹得震天响,实际上还是巧妙运用宣传技巧、目的是提振国民信心,真金白银投入的筹码其实并不多。股市每天都有涨跌,象征意义很高,对民心士气的影响最大。但是,真正的救市战场还是在房地产市场、在财政困窘的地方政府,因此政府一方面用股市来稳定民心,另一方面则持续拆解地方政府与房地产的火药库,这正是此波一篮子救市方案的核心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