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从工总建言看政府两岸政策的限制与挑战
图/本报资料照片
近来两岸关系时弛时张。一方面看似有所突破,例如日前数十位陆籍企业赴台参加第十届「海峡两岸暨港澳经贸论坛」,为两岸产业合作新方向开启契机;又暌违五年,厦门首发踩线团抵金门,让陆客来台观光出现曙光。但另一方面,却似乎更为紧张,例如大陆日前宣布取消台湾34项农产品输陆关税待遇,再次减少ECFA关税减让项目;与此同时,有助两岸对话的15届台北上海双城论坛,在政治干扰下迟迟无法举办。
然而,无论面对陆方如何的举措,我政府往往只能被动回应,更多时候陷入左支右绌的窘境。适逢工总再度发表政策白皮书,检视其两岸政策建言,似乎为两岸关系的缓和,提供了一个务实可行的政策思考方向。
今年工总白皮书两岸政策建言,强调要以「重建两岸和平新格局」为主轴。综观白皮书对政府的两岸政策建言,原则就是「累积善意、堆叠信任」,第一个就是建议政府应扩大社会参与,召开跨党派的「两岸国是会议」,以此建立对大陆政策的基本共识,进而建构与大陆对话的战略、原则、政策与操作方式。此建言虽非第一次提出,但值此全球政经情势巨变、台湾内部冲突加剧之际,这样的建言不但能增加台湾内部理性对话契机,更能探索出最符合台湾利益的对陆政策。
现阶段台湾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近年来一些政党基于意识形态,透过「由上而下」的操弄和煽动,让「仇中」、「厌中」成为无法理性对话的原教旨主义。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下,两岸之间也由原来政党之间的立场歧异,升温成为台湾2,300多万民众与大陆14亿民众的相互仇视。敌意螺旋持续上升,让大陆鹰派的声浪不断高涨,形成对台湾无形但极为严重的安全威胁。
事实上,多数台湾民众淳朴善良,即使政治立场迥异,但无论统独立场、本省外省、先来后到,基本上都还能够理性对话,至少能求同存异。但在极少数极端主义者的分化、激化下,不愿「仇中」就会被扣上「不爱台湾」的帽子;对大陆有任何称许,就会被视为「中共同路人」而遭到挞伐。这种文革式无限上纲的抹红,让公众人物必须为自己的认同道歉、为生活奔波的庶民则只能选择缄默;台湾自诩的民主自由,不知不觉中成为新威权的外衣。
因此,工总此时建议:政府应在两岸政策方面应扩大社会参与,甚至应比照直属总统的三大任务型编组委员会,成立多元参与的两岸政策委员会,以化解台湾长久以来的政治仇恨。此举不但有助于台湾的长治久安,更能为两岸的共荣和平找到务实可行的路径。
此外,工总亦提到应「掌握中国大陆产经变化,合理看待两岸产业合作」。诚如本报日前社论提到,大陆正在透过产业的升级转型,进行产业的结构性调整;未来大陆将透过「中国标准」、「中国品牌」等战略,以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及技术创新升级,并建立以大陆为主的全球供应链。虽然大陆经济目前遭遇逆风,但无论是制造业的转型,亦或服务业的开放,对台湾企业来说,大陆都是难以忽视的市场。两岸的产业合作,也由过去单纯的利用大陆生产要素成本,转向更深度的技术、股权的产业合作「3.0」阶段。
因此,当全球都高度关注大陆的产经变化,特别是产业升级、产业结构转型方向的同时,台湾更应如白皮书建言,投注资源研究掌握大陆产业经济的发展,并务实盘点两岸产业可能的竞合方向,继而拟定有效的台湾主体经济战略。
2016年以来,台湾对陆政策基本上采取「敌我矛盾」的对抗,以致台湾的对陆政策相对被动,同时受到极大限制。举例来说,面对陆方的「惠台」,政府只能一方面批评其为统战,另一方面却不愿中止例如ECFA等「惠台」政策。但当陆方中止台湾产品输陆关税优惠时,政府除了抨击陆方,或是提出陆方不可能接受的在世贸组织(WTO)下协商;亦只能慷纳税人之慨提供产业补助,或提出缓不济急的产业转型计划、或不切实际的分散市场策略因应。
赖政府执政迄今仅百余日,台湾不但内部不同立场之间彼此仇视,两岸关系更是每况愈下。地理相近、语言相通、文化相同的两岸,不但不该存在彼此仇视的理由,更应该有许多合作的空间。诚如有作家所言,两岸应是进行「文明」之争,任何制度、产业、文化的竞合或争议,都应以文明来说服。工总的建言或许只是企业界的心声,但某种程度亦反映台湾民众的企盼。盼政府能咨诹善道、察纳雅言,再造台湾的盛世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