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封信看华府的政策世代差异与政治氛围

学者联名的公开信指出美国在包括经济在内各领域的强硬抗中作法错误策略,不仅美中经济无法因此脱钩,且华府还会严重自伤。(图/达志影像/美联社)

赖怡忠/独立撰稿人

在G20川普与习近平达成贸易战暂时不升级的共识后没几天,一封有近百位美国的中国研究学者联名的公开信主张中国不是敌人,呼吁美国川普政府应改变对中政策。由于连署者多为美国中国研究界望重士林的学者专家,遍布智库学界,并有多位前官员在内,引发外界注目

封信在某种程度可说是这两年被打压的美国对中政策建制派所展开的绝地大反攻,但从信件主张的内容以及连署状况来看,这封信大概无法引发什么了不起的辩论,更重要的是,这封信的立论与连署情形,折射出美国不同世代中国通的观点差异

交往派攻击围堵论的(三十年不变)主张

这封信认为中国近年来虽有令人忧虑的作为,但美国在包括经济在内各领域的强硬抗中作法是错误策略,不仅美中经济无法因此脱钩,且华府还会严重自伤,同时也主张美国的作为只是弱化在内部可以做美国盟友的中国改革派力量。

这封信也认为中国无意取代美国的国际领导权,认为北京虽然有意弱化国际的民主建制,但却无意颠覆既有的国际经济安排,因为北京也是受惠于这个经济体制。因此美国不仅看错了中国的意图,也用错了方法。最后这封信主张美国的对中政策应与盟邦合作,务实看待美国本身的能力,并重新解读中国的利益、意图与能力建构一个可行的竞争策略。既有的对中围堵政策只有反效果。

因此这封信一方面有着不少90年代当时交往派攻击围堵论的立论主张,也暗含当时奈伊的名言「将对方视为敌人,对方就会变成敌人」的逻辑,暗示川普政府现在的作为是把中国创造成敌人。当然这封信还没到直接声称「中国今天之所以会这么做完全是川普政府挑起」的程度。

把美中竞争只视为强权竞逐的现实主义逻辑

对中政策在做法上往往是利益权衡与情势判断的选择,例如认为对中强硬会弱化美国在中国内部的改革派盟友,但为何不把类似批判同样用在对北韩、伊朗与俄罗斯身上呢?更何况当年推动中国进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理由,正是认为让中国进入世贸组织过程会「迫使」中国进行改革,并去除保守反动力量。当时可没说进入世贸组织的压力过程会弱化美国在中国内部的经济改革派盟友,反而主张这个压力会强化这些经改盟友的立论,克服民族主义者的反弹。

但这封信最大的问题是把美中的竞争关系就只视为是两个强权的地缘竞逐,完全没看到,或是不认为存在有意识形态的差异成分,以及在这个意识形态差异下所衍生的国际秩序之根本分歧。

▲川普政府对中政策采强硬路线是有两党一致的支持,包括国安外交部门中层官僚们更是推动主力。(图/路透)

这封信承认中国有意弱化国际民主体制,但却又认为可以把与这个民主体制息息相关的国际经济建制切开,这封信似乎主张现在的国际经济建制可以在对民主充满敌意的状况下正常运行。正因为对意识形态与政治价值的无感,这封信提到中国的问题作为,没看到人权议题,闹了一个多月的香港危机也只字不提等现象,也就不会觉得奇怪了。

民主党会不会买单这封信的立场

当然这些连署者对上述批评不一定同意,甚至连署者本人也不一定对这封信的每一论点都会欣然接受。如果从连署者的属性来看,似乎这封信的动员脉络主要是透过华府外的中国研究社群与部分国关学界、亲民主党的智库如布鲁金斯研究所,以及属于国务院建制派的前外交官社群,例如全国美中关系委员会,美国外交政策全国委员会等单位者为多。

由于现在民主党正在初选辩论,有趣的是,在目前来说,不管是对中关系或是美国外交政策,都还没在民主党初选过程变成话题。就有民主党选举策士以及专栏评论家们,警告民主党总统候选人不要放弃这个战场给共和党。因此这封信能否产生政治效应,就要看民主党初选过程会不会关注美中关系议题,以及在关注美中关系时,会在多大程度上吸收这封信的观点与主张。

有人提到这封信除了要看有哪些人上面外,更要关注那些人不在其上。例如有人会指出葛来仪(Bonnie Glazer)、坎贝尔(Kurt Campbell)、何汉理(Harry Hardings)、柯庆生(Thomas Christenson)、谢淑丽(Susan Shirk)、沈大伟(David Shambaugh)、黎安友(Andrew Nathan)等名字不在连署名单上。但由于这封信似乎还在持续连署,因此不能排除未来这些人还是可能列入。

但问题不是这些人是否名列其中,而是在第一波浩荡荡的百人名单出炉后,这些人不在其上。这不仅暗示了外界对其内容论点的可能态度外,也透显了其动员网络的状况。

特别是民主党议员的资深国安助理没有半个人为其背书,包括现在争取民主党总统提名的前副总统拜登之国安顾问Ely Ratner等没在第一波连署签名时,感觉这封信连要想在民主党内产生讨论,可能空间都会很有限,更甭提会引发共和党的参与了。

连署者四十岁以下只有一人?

另一件有趣的事,当名单出炉后,华府一位亲共和党的NGO负责人说,名单中四十岁以下者似乎就只有一个人。不管是真的是只有一个人或是好几人,这个名单缺乏年轻世代的参与是很显眼的,特别连署者不少是智库或是学术研究单位的负责人,其下一定有为数不少的青年研究者,照理讲在进行连署动员时,这些人都应该会接触到。因此当青年世代连署量是这样的稀少,自然引发注目。

当然有可能是这份连署是要有够份量的大学者列名,而不光是冲人头数,所以新进世代可能不是动员对象。这固然言之成理,但如从过去十年华府智库圈中国通的年轻世代对中国分析书写来看,我个人怀疑有多少人会认同该信主张。

一般来说,美国新世代的中国通,泛指90年代以后出现的中国研究社群,多有对中文的视读说能力,其中更有为数不少曾在中国民间教过英文,或在经济成长时有在中国经商的经验

共产党官僚是从下往上看,与老一辈作美中关系者被北京高官视为座上宾,以老朋友相称,从菁英阶层往下看共产党统治的经验十分不同。而且这些新世代的中国研究正好是中国快速成长到成为世界超强,中国崛起改变世界还可能超越美国论调甚嚣尘上的时候,与其前辈面对的中国还是刚从一穷二白,正摆脱文革遗绪,想让自己融入世界体系的态度也非常不一样。

从下往上看,新世代看到的是更多共党统治的社会底层问题,与有经济发展但政治更压制的社会气氛,以及中国官僚开始展现自信有底气,美国不再是个学习对象,甚至反美更成为工作的这种政治社会氛围。政治的低压常态使这些人感受到的,不是中国因经济发展后变得更自由,而是经济发展后政治压制的手法随着国家能力的增强而变得更严厉,复因经济发展,使北京压制政治自由的主张变得更理所当然。

而共党官僚的自信态度也让这些人不再认为中国在可预见的未来会接受普世价值,他们也开始认真看待中国对美国所形成的威胁。现任国安会亚洲主任博明当年在担任记者的驻中实际经验,相信对其现在的对中政策有很大影响。而这些经验往往不是被广结中南海高官「老朋友」的前辈们可以充分感受的。

由于川普政府对中政策采强硬路线是有两党一致的支持,包括国安外交部门的中层官僚们更是推动主力。这封信主张要多与盟友合作等部分不会有争议,但其对中国意图及行为的判读就不一定会被大幅接受,特别是其低估北京对民主体制与对自由经济制度的威胁,轻描淡写北京改写国际秩序的作为等,美国中国通新世代就不太可能以国家战略利益为由而对此轻轻放过。

如果这封信在华府造成的效果真的是船过水无痕,连在民主党内都引不起一丝讨论涟漪的话,不仅显示传统建制派的主张还未与时俱进,也显示了华府现在的政治气氛。而台湾媒体对此事的关注程度与方向,也是在某种程度折射出我们对美国政策圈的掌握力。

热门文章》

►美中贸易战升级为金融战 恐演变成金融脱钩?

►美中贸易协议是破局还是成局?

►按赞加入粉丝团,让你成为话题王!

●本文获作者授权,转载自思想坦克。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云论》提供公民发声平台,欢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请点此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