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论》大陆不致陷入全面通缩

工商社论》

大陆统计局甫公布4月物价数据,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年增0.1%为26个月新低,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年减3.6%,为连续七个月负成长,且是2020年6月以来最大降幅。大陆消费和生产两端价格持续疲弱,不仅反映经济复苏力道不足,也引发大陆陷入通货紧缩之忧。

疫情以来全球供应链供需两端严重失衡,加上俄乌战争导致粮食和能源等等大宗商品价格飙涨,导致全球通膨率大升,但大陆却呈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物价走势,不仅CPI未出现欧美动辄7%甚至10%以上的年增率,自2020年5月以来一直维持在理想的3%年增率以下,核心CPI更是一直维持在年增2%以下,让许多国家羡慕不已。

大陆政府多年来将通膨控制目标订在3%以内,即使因猪肉价格飙涨导致通膨率节节上升的2019年,当年CPI年增率也仅2.9%。如今,让大陆政府担心的,不是挤掉通膨泡沫,而是要如何化解当前濒临通缩的压力。

理论上,大陆经济已融入全球供应链体系之中,当疫情爆发、全球物价开始上扬时,难以独善其身,但2020年至2022年大陆的CPI年增率分别为2.5%、0.9%、2%,而全球CPI在这三年则不断飙高,根据国际货币基金(IMF)数据,分别达3.2%、4.7%、8.8%,可看出大陆在物价走势上独树一格。

迈入2023年,大陆防疫全面解封,随着经济逐步复苏,外界原预期大陆通膨率会随着消费的反弹而上升,但实际上,前四月的CPI增幅逐步递减,分别为年增2.1%、1.0%、0.7%、0.1%。由于大陆经济复苏力道未如市场预期强劲,加上去年第二至四季CPI基期较高(在年增2.1%~2.8%区间),专家预期年内CPI年增率可能出现负数,此外,经济先行指标PPI已连续七个月为负,且仍在探底阶段,更加深外界对大陆出现通缩的疑虑。

对此,人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日前指出,除了去年高基期因素之外,症结在于短期内供需两端的失衡。供应端方面,在一系列稳经济政策推动下,生产能力加快,供给能力较强;但在需求端,因为疫情伤痕效应尚未消退,消费意愿回升需要时间,因此需求恢复较慢。邹澜认为,从中长期看,大陆经济总供需基本平衡,预估今年CPI年增率将呈现U型走势。

从近期大陆官方披露的经济数据,可以佐证人行的上述说词相对具有说服力,也足以厘清外界对通缩的臆测。与CPI较直接相关的数据,包括消费品零售额、猪肉等食品价格,以及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等。

从消费端看,大陆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在去年11月落底后便一路走升,今年1、2月并入计算年增率终于转正为年增3.5%,3月更反弹至年增10.6%。不过,在拉动消费的两个关键「火车头」产业:车市和房市,表现依旧低迷,例如建筑和装修在3月年减4.7%,至于汽车销售虽年增11.5%,但主因是去年同期基数较低(年减7.5%),加上车企正在打战格战,影响整个产业链的价格走势。

不过,随着大陆利多政策支持下,房市和车市缓步复苏可期,房、车两市对CPI的干扰因素将可化解。

另外,在大陆CPI计算权重相对较高的食品价格,一直是导致CPI震荡的主要因素,尤其在2019年~2020年初推升CPI年增率冲破5%的猪肉价格,自2021年以来持续回落,成为拉低CPI增速的重要原因,但猪肉价格在今年4月已跌到周期低点附近,再降空间有限,预期随后价格的反弹,可为CPI反弹增添柴火。

生产端方面,在大陆解封之后快速复工复产,制造业PMI也在2月大幅上升至52.6,创下近11年新高,3月仍在相对高峰的51.9,4月虽略降至49.2,但部分反映出生产端目前对市场的供给充足,更胜于相对波动的消费端需求,也是CPI难以摆脱低迷的原因,随着大陆经济复苏逐渐步上疫情前的轨道,重新取得供需两端的平衡,预期大陆通膨率将可恢复到正常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