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论》闪崩的矽谷银行 留给世人三个教训

工商社论》

总资产逾2,000亿美元、成立40年的矽谷银行(SVB)不到两天内宣布破产,成为美国金融史上仅次华盛顿互惠银行的第二大银行倒闭事件,震撼欧、美股市。这堂学费高昂的课程,提醒投资市场的不仅是世界上没有零风险的商品(包括美国政府公债),更证明投资情绪很多时候会发挥意想不到的乘数效应,最后则是不论投资人或金融机构本身,对于收益的期待都应该有所修正。

矽谷银行破产会不会引爆系统危机?答案应该是令人安心的。毕竟,仔细观察这家开了40年的银行为何一夕破产,可发现过程可说「天不时、地不利、人不和」,包括联准会(Fed)货币政策大转向、矽谷银行往来客户多是新创等这波升息下较易受伤的族群、币圈泡沬、美债价格低落和市场信心低迷造成挤兑风暴。如果不是这些因子交相混杂后一并发生,任何单一因素其实都不至于让SVB暴毙。

台湾金融机构平均流动准备比率高于30%,流动性可说极高;金管会也统计本国银行对SVB都没有直接曝险部位,仅保险业投资新台币1.5亿元、投信到2月底曝险新台币8,000万元。但要注意的是,SVB倒闭的导火线之一,是该行出售投资组合中约210亿美元的证券,导致第一季税后亏损18亿美元,且SVB投资商品是单纯的债券,不像过往的雷曼兄弟倒闭是因为持有过多高杠杆衍生性金融商品。

众所周知,美债向来是国内金融机构投资大宗,且被视为「安全的避风港」,不仅金融三业,连中央银行外汇存底都有不少比重持有美国公债。金管会统计到今年1月底,台湾金融三业对美国合计曝险达新台币15兆元,其中保险业更占了8兆5,454亿元。SVB事件不代表美债已经不安全,因为美债是低违约率的高评级债券,但是,不会违约不代表不会亏钱,这是SVB教市场的第一课。

特别是2022年起,Fed货币政策因抑制通膨的考量,由量化宽松急转弯至连续升息循环,这是史无前例的现象,也对债市、股市和汇市造成巨大波动。在市场变数剧增的情况下,金融业投资势必要较过往更加谨慎保守,因为把投资商品变回金流的同时,除了考量资本利得/利损,也必须把汇价影响考量在内。这也是SVB给金融业的警示之一:保留一定现金流,不要总想「投好投满」。

当然,不论SVB也好、台湾的金融机构也罢,投资也是迫于无奈,因为这关系获利和股价。传统银行赚的是存放款利差、新一代银行赚的是手续费收入、现在的银行则有大部分获利来自资本市场,这样的趋势放诸四海皆然,因为金融机构也有获利压力,必须对股东交待。要避免金融机构为了拚获利而过度投资,除了主管机关画出法定红线,更有赖股东、特别是小股东心态转变。

很多人形容金融业「操卖白粉的心、赚卖白菜的钱」,确实,如果依据金管会公布国银最新存放比不到7成、中央银行统计存放利差仅1.36个百分点来看,银行若不拿闲置资金投资,获利绝对不好看。但SVB教市场的第二课,正是应该让银行主要收益回归本业而非投资,特别是台湾股民对金融股的诉求往往是「稳定配息」,但这样的要求对「安全至上」的金融业,本质上是矛盾的。

SVB事件也显现,在历经去年以来的众多黑天鹅及灰犀牛后,投资人此刻信心的脆弱程度远胜往常。SVB倒闭,投资失利只是引线,真正压垮它的最后一根稻草是股价断崖下挫和存款雪崩挤兑。平心而论,SVB不论出售商品的认损金额或单季税后亏损,其实不到一家总资产2,000亿美元银行承受不起的水准,但投资人信心溃堤,连带冲垮了这家成立40年的银行。

这也正是SVB给市场的第三课,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课:现在投资人信心禁不起一点风吹草动,任何惊吓都可能引发骨牌效应,最终导致不可挽回的结果。特别是金融机构除了向大众吸取存款(或保费),又往往同时是上市公司、向股民收取资本,若发生资金出走,可说面临双倍压力,就算不死也去掉半条命,在目前的市场氛围下,金融机构的决策,特别是投资,应较过往更沉稳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