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论》中国恒大债券暴跌与人民银行降准
最近金融风险的焦点在香港,6月30日在美国上市的滴滴出行,在7月4日遭到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重拳打击,将滴滴的App全面从应用商店下架,网信办的禁令一出,滴滴刚上市的股价瞬间重挫早在预期之中,但是香港的网路科技股却同时遭到波及,腾讯、美团、京东、快手等大型龙头网路公司股价集体大跌。北京从紧急喊停蚂蚁集团上市之后,从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市场监管总局、一直到网信办,一连串收紧网路公司的政策持续出台,全面紧缩中国新兴网路科技公司的营运。
大陆当局全面整顿网路产业秩序固然是政策上的当为,不过其对滴滴出行的整顿,一个动作就造成香港恒生指数大跌807.49点,国企指数重挫327.28点,香港上市的中国互联网公司,从2月的高点持续下跌已经进入第四个月,腾讯与阿里巴巴跌幅都在三成上下,其他的腰斩或是跌掉六成的比比皆是,累计前十大互联网上市公司的总市值,与2月高点相较已经缩水逾6兆港币,其间可以看到股东剧烈换手、外资股东逃跑的迹象。
香港金融市场的变局来得又快又猛烈,7月9日紫光集团发布公开讯息,公告收到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送达的通知书,主要内容为:相关债权人以紫光集团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具备重整价值和重整可行性为由,向法院声请对紫光集团进行破产重整。向北京法院声请紫光破产的是徽商银行。
紫光债务余额达人民币527.81亿元(约新台币2280亿元),其中有328.16亿元人民币是一年之内到期的短期债务。不过,紫光破产规模虽然惊人,破产程序仍可以归属于「有秩序的破产」的范畴,紫光集团从去年11月开始出现债务违约,至今已经长达八个月,走入破产其实并不意外,以大陆金融监理当局近年持续卸下「刚性兑付」的责任,陆续有经营不善的中大型国营企业进入破产重整,紫光后续清偿工作应该已经获得一定的安排,不至于引发涟漪效应。
相较之下,地产龙头中国恒大以及金融集团中国华融的债务危机,可能对市场造成更大的冲击。中国恒大与中国华融都有超过200亿美元的海外美元公司债,是许多「高收益债券基金」提高报酬率与配息的重要资产,但是恒大长期陷入债务危机,去年开始折价出清存货(售屋),6月底公司发布讯息,有息负债已从去年高峰时的8700多亿元人民币,降至目前的5700亿元,债务压力大幅减轻。
但是恒大在香港发行、交易的美元债券,却在7月初出现跳水式暴跌,2024年4月到期的美元公司债上周五成交利率为年息31.75%,形同破产;另外在香港挂牌交易的股价也一路走低,上周五收盘9.47港元,只剩下去年7月高点28港元的三分之一。恒大创办人许家印虽然在七一百年党庆的庆祝活动中露脸,股票与债券却仍然暴跌,显示政府也正在对恒大采取严厉的重整措施。
另外一个香港美元公司债券的发债王华融同样陷入债券价格大跌、利率暴升的危机,华融的重整是香港今年最新引爆的重头戏,从农历年后一路延烧至今,华融2025年元月到期的美元债券,发行余额高达14亿美元,市场交易利率在4月15日一度飙破23%,后来虽然在一连串整顿措施后有所平息,6月之后再度暴涨,上周2025年元月债券的最新交易利率已经来到年息17%。
理论上,华融与恒大最终都可以某种形式的「国有化」,来解决债务与经营困境,但是这两家企业指标性太高,而且是中国企业在香港募集美元融资的领头企业,华融与恒大的处理方式,直接影响总额超过8000亿美元的中国企业海外债的未来,如果处理不慎,引发外资信心危机,香港作为中国对外吸收全球资金的功能将会受到重大伤害。
今年全球经济复苏,香港金融市场却一路紧缩,从北大方正、紫光、恒大、华融,企业债务重组的规模越来越大,而被赋予接盘任务的平安保险集团、中信集团等,自身也因为承接的债务负担过重,陷入股价重跌的逆向循环。另外政府对互联网企业的整编,也让原本是香港股市亮点的互联网股,成为外资杀盘逃跑的目标。
此时人民银行突然宣布调降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人行公告降息目的是「改善金融机构资金结构,以更好的支持实体经济」,显示北京在6月严打大宗物资炒作,冷却市场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心理后,已经回到主战场,整理企业债务过高、大型龙头企业经营不善给金融体系带来的坏帐压力。这个方向当然正确,但是,相较于能够完全掌控的国内市场,香港的外资动态则有高度的挑战性,香港原有的集资功能不只必须维系,还应该持续强化,来挹注中国国内的经济转型需求,如何稳住香港外资的信心,避免触发外逃危机,可能是北京金融当局未来一两个月最困难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