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5接苏花改环评初审通过 力拚2032年底完工
国道5号衔接苏花改公路14日第2次环评初审,专案小组建议通过,无须二阶环评,7月31日前补充资料后将送大会审查。(蔡明亘摄)
国道5号衔接苏花改公路计划14日第2次环评初审通过,7月31日前补充资料后将送大会审查。(高公局提供/蔡明亘台北传真)
国道5号与苏花公路间大量车流往返,导致苏澳交通壅塞,交通部高公局规画「国道5号衔接苏花改公路计划」,2月环评初审未过,今2次初审,本案建议通过,无须二阶环评,7月31日前补充资料后将送大会审查,按照期程力拚2032年底完工。环委则要求补正包括量化说明空污影响、补充涌水安全规画、优化植栽补植比例、及具体回应民众针对施工便道设置疑虑等。
开发单位高公局说明,因应观光旅次与往返台北、宜花东地区车流预期增加,恐致苏澳交通恶化,国5衔接苏花改公路预计在国5末端与苏花改的白米桥至东澳隧道间增设一条连络道分流车辆,途中布设多个短隧道穿越九股山、粪箕湖山,全长约7.1公里,总经费约178亿元,盼透过联络道提升区域运转效率。
此案2月首次环评初审未过关,今下午2次初审,开发单位针对上回环委提问回复,此案将车流从台9线转至计划路段,经臭氧影响评估,宜兰县氮氧化物年线源排放量为1923 公吨,此案各时段衍生氮氧化物排放量约占宜兰整体排放量的1至3%,预估未来通车后衍生氮氧化物排放对区域内臭氧浓度影响应不大,另为减少空气品质影响,已规画各项减轻措施。
因应短延时强降雨,开发单位计划加强前进探查、打设长距离排水管,预先降低地下水位及视情况搭配止水灌浆工法,采远排近灌方式,预防大量地下水涌出,若遇巨量涌水,将启动停工机制。
此案预计于阿里史溪河道侧设置施工便桥,但地方民众担忧影响景观步道休憩功能,开发单位研议,若取消这条施工动线, 原这动线施作部分,改由3号隧道北口及5号隧道南口作为工作面,整体工期恐增加20个月,将持续与居民沟通,取得共识后再施设以缩短工期。
环委关注施工范围内植栽情形,开发单位说,初步调查约有1700株乔木,将优先移植到苏澳服务区、匝环道及桥下附近空间,其余再评估移植至宜兰县境内公园、景观游憩园区及校园等地。
环委审查后认为,空污增量影响评估应以量化方式强化说明,车流转移后空污排放量及位置变化对周边环境影响,并补充施工期间道路洗扫长度、区位等规画;针对沿线隧道涌水安全警示与安全缓冲规画,例如停工和复工等,也需补充说明。
环委也要求,对于民众对施工便道相关意见,应具体回应调整后施工规画与影响评估,同时评估替代方案;应加强沿线桥梁施工期间对承受水体的悬浮固体等增量影响评估并研提减轻影响措施;另检核1号隧道北口地质特性分析结果正确性,强化破碎带延展对工程影响;最后则是评估优化植栽伐除、汰除的补植比例自1:1调至1:1.2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