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安高层:拜登政府有3挑战 台美关系不至于「重置」
美国新任总统拜登(Joe Biden)、副总统贺锦丽(Kamala Harris)于美东时间20日正式就职。对此,我国安高层分析,美国新政府接下来势必面对3项挑战,包括疫情、经济衰退,以及共和党人不愿接受拜登当选事实;不过,在亚洲战略上,重要性也提升,但还不至于「重置」(Reset)。
印太事务协调总监坎博(Kurt Campbell)在2020年12月的「2020台美日三边印太安全对话」上,其实已经提出当前美国面临的三大挑战,包括:疫情的处理、疫情导致的经济衰退,以及多数共和党人不愿接受拜登当选事实。
因此,国安高层分析,拜登政府上任之后,优先要务,正是处理疫情、振兴经济与团结美国等三件事;尤其美国社会,在国会山庄的暴力事件后,分歧仍然持续,拜登势必也得面对另一半的共和党支持者,必须尽量取得共识。
国安高层说,从拜登的就职演说中,就有强调「团结美国」,而所签署的17项行政命令中,除了就职前拜登即强调的气候变迁议题,包括稳定疫情、经济复苏、种族平等、医疗保健、移民制度,以恢复美国全球地位来观察,拜登是「先内而外」的政策方针,是非常清晰的。
国安高层表示,美国阁员的任命会受到国会制衡,布林肯在参议院听证会的质询中即可观察到,虽然民主党在参议院最终获得多数,但两党势均力敌之下,「亚太事务」及「台美关系」也就成为焦点。
国安高层指出,负责亚太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尚未提名,完整组成新政府大概需要半年左右的时间,推估需要到今年5月份前后;因此,在整体人事布局未全数到位前,对于亚太政策暂时不至于有大幅度调整变化,也势将仰赖官僚系统及无须经参院听证程序的国安顾问苏利文(Jake Sullivan)、印太事务协调总监坎博(Kurt Campbell)。
▼欧巴马政府时期国务院前亚太助卿康贝尔(Kurt Campbell)出任白宫国安会「印太事务协调官」(Coordinator for the Indo-Pacific)。(图/路透)
同时,对于美国而言,亚洲战略重要性势必会提升,国安高层认为,拜登政府的亚洲布局还不至于会「重置」(Reset)。
首先,从美国国安核心名单来看,国安高层表示,复辟主义未占上风。2020年11月,美国布鲁金斯研究院(Brookings Institution)高级研究员莱特(Thomas Wright)在《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撰文〈拜登外交政策面临的焦虑〉〈The fraught politics facing Biden’s foreign policy〉指出,拜登的世界观十分宽广,足以容纳「复辟主义」和「改革主义」。
因此,拜登显然是信任许多欧巴马政府的高级官员,但对于欧巴马时期的谨慎和渐进主义也有所保留。国安高层认为,「中国议题」是拜登政府检视或检讨的重要项目,而从拜登目前提名的国安团队核心名单,对中妥协派尚未入列,可以推估「复辟者」(Restorationist)未占上风。
▼白宫新任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图/达志影像/美联社)
其次,亚洲在美国政策组织的战略重要性是空前提升。国安高层指出,「战略暨国际研究中心」(CSIS)亚洲事务资深副会长暨日本讲座主任葛林(Michael Green)在今年1月于《外交事务》(Foreign Affairs)撰文〈拜登做出他对亚洲大胆的第一动作〉(Biden Makes His First Bold Move on Asia)表示,任命坎博(Kurt Campbell)作为拜登对于亚洲事务的左右手,将强化新政府的对中政策。
在葛林的文章中有提到:第一,坎博被公认是中国崛起后,建立同盟和伙伴关系以遏止北京发展的早期重要战略建构者,而坎博的枢纽战略依然是拜登团队与两党国会领导人间的核心共识。
第二,坎博这项新的职位,空前提升亚洲在美国政策组织中的战略重要性;第三、选择坎博代表两党在中国和亚洲战略上的重要共识,坎博是亚洲政策具有美国跨党派基础的推手之一,就如故参议员马侃(John McCain)和部分共和党人经常向坎博寻求亚太政策建议。
在台湾方面,国安高层表示,美国的亚洲政策具有延续性,也将延续对台湾的承诺。他认为,坎博(Kurt Campbell)在2020年12月「2020台美日三边印太安全对话」上,即表示美国的亚洲政策具延续性,且已经展开在亚洲的重新定位,包括台海安全,以及中国在南海、印度、澳洲甚至对亚洲民主国家的经济杯葛,使美国两党了解未来面临的挑战。
在谈话中,坎博也表示拜登政府将延续美国在区域的作为,包括强化台美合作及信守对台湾的承诺;而坎博去年12月的说法,与布林肯(Antony Blinken)在参议院听证会的说法相同,布林肯也表达坚决信守对台湾的承诺,美国对台湾的承诺坚定且长期跨越党派,确保台湾有自我防卫能力,并且也希望看到台湾在世界各地扮演更大角色。
国安高层分析,「制衡中国」是美国印太战略重心,以权力平衡及合法秩序(Balance of Power and Legitimacy)应对。他指出,坎博(Kurt Campbell)于被提名为印太事务协调总监前夕,与布鲁金斯研究院(Brookings Institution)中国策略倡议主任杜如松(Rush Doshi)共同于《外交事务》(Foreign Affairs)撰文〈美国如何支撑亚洲秩序-恢复平衡与合法性的策略〉(How America Can Shore Up Asian Order-A Strategy for Restoring Balance and Legitimacy〉。
内容中表达了,美国现今的印太战略有三项重点:第一,对权力平衡的需求;第二、区域国家承认合法秩序的需求;第三、联合盟邦与伙伴共同因应中国对权力平衡及合法秩序的挑战。
国安高层认为,值得关注的是,坎博与杜如松继续沿用川普政府的「印太」(Indo-Pacific)一词,并主张透过细致的外交操作,建立同盟国关系等方式,以制衡中国为印太战略的重心,针对中国近年强势作为,主张美国必须以权力平衡及合法秩序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