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正亮/电信诈骗 为何两岸注定成冤家?
▲涉诈骗案的台籍嫌犯,狼狈的蹲在地上接受刑警盘查。(图/记者杨佩琪翻摄)
文/郭正亮
很多人认为台湾沦为电信诈骗王国,是因为台湾刑法太轻,例如从2009年两岸建立共同打击犯罪机制至今,从海外遣返台湾的诈骗嫌犯高达6000多人,但定谳判刑的不超过500人,几乎都是易科罚金。
但台湾刑法对诈骗犯的刑度,其实和日韩类似,更关键的是另外三大原因,第一是大多是跨两岸诈骗,除非大陆协助,否则台湾搜证困难。第二是逮捕嫌犯大多是车手,很多年轻人没有前科,很难重判。第三则是诈骗嫌犯极多,台湾监狱早已人满为患,必须取舍轻重。
根据警政署统计,2005-14年十年之间,台湾破获诈骗嫌犯超过20万人,光是2015年一年,诈骗嫌犯就有1万7000人。问题是,台湾监狱总容量只有5万4000人,目前监狱受刑人已经高达6万4000人,早已人满为患,除非台湾迅速扩大监狱容量,否则法官针对诈骗轻罪,自然倾向易科罚金,宁可把监狱留给其他重犯。
而且历经多年反诈骗宣导,以及强化相关资料连线,尽管台湾刑法并未变动,但国内诈骗得逞率已经逐年下降,诈骗总金额在2006年达到最高峰185.9亿元,2014年已经大幅减少到33.8亿元,降幅高达82%。
不过,台湾电信诈骗大幅减少,主要还是因为诈骗集团开始转移阵地,完成产业升级,把机房转到管理更松懈的国家(例如东南亚和非洲),把受害对象转向更缺乏戒心的大陆民众。随着大陆手机通讯市场的迅猛崛起,电信诈骗产业迅速两岸化,依照市场供需,台湾成为诈骗供给端,大陆成为受骗消费端,粗估两岸诈骗产业所连动的每年总金额超过100亿人民币,所涉及的各地就业人口超过10万人。
台湾迅速跃为诈骗大陆民众的全球中心,主因有五:第一、熟悉大陆普通话,更有能力突破对方心防。第二、台湾免签国高达148国,更方便转移阵地。第三、台湾更早历经电信诈骗,位居诈骗先进国。第四、台湾通讯产业发达,更容易招募诈骗高手,第五、台湾年轻人失业率高,容易招募兼差车手。
▲在肯亚涉及电信诈骗罪遭的台湾人,被中方强行带往北京调查。 (图/翻摄自新华社)
相形之下,大陆民众更容易沦为诈骗受害者,主因也有五,第一、大陆地广人多,相对容易找到受骗新鲜人。第二、政府反诈骗宣导才刚开始,尚未深植人心。第三、政府位高权重,民众没提防冒充政府诈骗。第四、手机通讯发展太快,隐私讯息保护却较差。第五、两岸交流密切,方便形成跨两岸诈骗集团。
2012年大陆电话用户高达13.9亿户,2014年大陆手机用户高达12.86亿人,2014年大陆智慧手机用户更首次突破5亿人,三者都是世界第一。如此巨大的电信市场,加上两岸语言相通,自然成为台湾诈骗集团的首选目标。
根据大陆公安部统计,2011年全国电信诈骗案10万件、2012年17万件、2013年30万件、2014年40万件,年均成长幅度超过七成。全国诈骗金额在2014年107亿元人民币,2015年暴增到222亿元人民币,创下历史新高。光是2015年上半年,从境外打入大陆的改号诈骗电话,就高达47亿通。2015年两会期间,大陆全国人代陈伟才更露骨指出:「电信诈骗有90%是台湾犯罪头目跨境实施」、「目前台湾有将近10万人,以对大陆进行改号电话诈骗为生」。
大陆政府位高权重,很多老年人万没想到,竟然有人敢冒充公安、银行等名义、滥用改号电话进行诈骗。以武汉为例,20万元以上的诈骗受害人,高达78%是55岁以上,他们对政府的信任度较高,更少留意网路上的反诈骗宣导,相对也容易沦为受骗对象。
由于大陆幅员广大,诈骗集团很容易在不同城市随机挑选攻击目标,除非在大陆设有机房或洗钱场所,否则大陆公安很难循线破获。2010-11年大陆公安严打国内诈骗,捣毁诈骗窝点及地下洗钱场所数百处,但尽管大陆境内诈骗据点被大量破获,不管是诈骗件数或诈骗金额,却持续迅速上升,原因是台湾诈骗集团迅速把机房移到第三地,让大陆公安办案更加困难。
痛定思痛,大陆国务院终于在2015年11月集结23个部会,针对打击跨境电信诈骗犯罪成立专案小组,决定将诈骗犯刑期提高到无期徒刑。2016年陆续在肯亚和马来西亚破获的跨境电信诈骗案,就是大陆专案小组的办案成果。
问题是,2011-14年两岸各自带回第三地犯罪的诈骗嫌犯,却让大陆得出「台湾司法不愿严打诈骗、动辄轻判纵放」的结论。例如2011年2-7月,大陆经过5个月侦讯之后,将菲律宾犯案14名诈骗嫌犯遣返台湾,结果台湾法院最后判12人1年4个月到3年8个月不等罪刑,但由于都是多项罪合并,单一罪项都未超过6个月,都可以易科罚金,最后竟然没有一个人因此坐牢!
2011年6月更夸张,两岸与东南亚6国共同执行的「0310」行动,总共缉获台湾诈骗嫌犯472名,遣返台湾之后声押167名,但最后竟然只有1个主嫌被判1年、17人缓刑、8人易科罚金,大陆对台湾司法几乎完全失去信心。
据上海台商透露,大陆公安已把台湾、马来西亚、奈及利亚并列为诈骗集团重灾区,甚至认为马来西亚犯案背后,也多由台湾人操纵。唯有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我们才能理解大陆公安为何对强行遣返肯亚的台湾诈骗嫌犯,如此理直气壮,认为台湾既然不严打诈骗,何不交给大陆严打?更认为台湾理解为「侵犯管辖权」,完全脱离大陆本意。
但台湾长期遭到大陆打压,对于两岸国际事件特别敏感,不管是基于2009年「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协议」,或是基于2011年「两岸第三地犯罪,各自带回嫌犯」默契,都认定大陆公安在海外强行遣送台湾嫌犯,就是单方面破坏两岸协议和默契,也痛感义愤填膺。
非常遗憾,两岸注定要继续成为电信诈骗冤家,因为三股促成两岸互为冤家的力量,至今仍然看不到化解之道,第一、市场供需继续作怪,台湾强于供给,大陆难逃消费。其次、搜证困难、大咖难抓、监狱有限,台湾司法难重判。第三、大陆急于严打诈骗,台湾急于保卫主权,矛盾难解。
●作者郭正亮,前立法委员,目前为专栏作家。以上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88论坛欢迎更多声音与讨论,来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