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背庄、芦竹湳 入选客家粄食
苗栗县头份芦竹湳传统聚落文化协会,指导民众用传统石磨磨出米浆制成红龟粿。(传统聚落文化协会提供/谢明俊苗栗传真)
苗栗县政府推动客家粄食主题体验游程,挑选全县15家业者为代表,其中头份市的河背庄农庄,从种稻、收成、晒谷、磨米到作粄,以自产的稻米做出美味客家粄食,让小朋友了解客家粄食的来源。芦竹湳传统聚落文化协会则以红龟粿让民众回味阿嬷的味道,让传统美食持续传承。
初冬的头份,冬阳洒在整个晒谷场上,刘明芳辛勤地翻动着上周刚收割起来的稻谷,整整6分多地,用无毒农法种了蓬莱米,收成4000斤的稻谷,除了自己吃以外,还可作成客家发粄。
曾是电子新贵的刘明芳,选择回到头份中港溪畔的河背老家务农,刘明芳想要把儿时生活记忆,一点一点地重建在自家的河背庄农庄,除了自家原有的菜园,也向隔邻租下农田,让前来农庄的孩子们,可以亲眼见到稻子是如何种下、生长、收割。
经营农庄体验旅程,客家粄食是重要项目,刘明芳从小看着母亲亲手做出各类客家粄仔,已成了他幼时最重要的回忆,所以他安排在农庄里,让大家学着做客家粑、红粄、菜包、萝卜糕,成了许多游客喜欢的课程。
头份芦竹湳传统聚落文化协会,则是以芦竹湳老社区为中心,全力吸引各式文创产业,为社区注入新活力外,也努力保持许多老传统,因而选择了最平民的食物「红龟粿」,作为社区传承体验的主题。
透过传统石磨磨出的米浆,再用手搓出有弹性的米面团,包上炒制好的红豆馅,用粿版压出红龟粿,让大小朋友欢喜的吃着自做的红龟粿,文化协会想要传承的意念,就在简单的红龟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