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署署长:明年完成所有污染农地整治 「有效监控」一定要抓到凶手

▲2020土水跨域技术产学发表暨技术媒合会,首度展出「偷排克星树脂缩时胶囊。(图/环保署提供)

记者许展溢台北报导

环保署今(29日)举办「2020土水跨域技术产学发表暨技术媒合会」,其中首度展出「偷排克星」树脂缩时胶囊,「客制修复」全方位污染药剂等。环保署署长张子敬透露,明年目标要完成所有污染农地整治,只要发生污染,一定要抓到凶手

环保署说明,本次发表会为让民众亲自体验技术成果,特别展出3类6项具模场试验成功案例,包括调查类由台湾大学教授张尊国团队研发「偷排克星-树脂缩时胶囊」,污染热区无所遁形,及交通大学教授张良正团队研发「三维光纤扫描系统」,水文地质一扫全貌。药剂类由中山大学教授高志明团队研发「全方位污染修复药剂」,环境友善节能减碳,及中央大学教授陈师庆团队研发「本土高效型菌剂」,高效脱氯解决场址问题。整治类为昆山科技大学教授吴庭年团队研发「绿色电解设备」,节电长效整治最佳选择,和中兴大学教授张书奇团队研发「复合型药剂及环保多孔滤材」,快速降解含氯达无毒性、污土高效转型多孔材。

▲对于未来目标,张子敬说,明年将完成所有污染农地的整治。(图/环保署提供)

环保署署长张子敬提到,相较空污、水污废弃物等环境议题,土水整治较晚受到重视,如1987年「镉米事件重金属污染农地,当时只能把米烧掉、把土地围起来,可说是一筹莫展,后续又有更复杂且伤害劳工的RCA污染事件,才唤起台湾展开修法,直到2000年完成《土壤地下水污染整治法》终于有了管制工具机制、订出污染标准,并成立土污基金以推动防制、整治。

张子敬指出,农地的土壤污染大多仅在表层,相对来说还算简单,但工厂工业区造成的污染涉及重金属、化学、含氯有机物等,甚至已经影响到地下水,环保署不断寻求彻底解决的方法,而从国外引进技术不一定完全适合台湾,因此推动国内学界自行研发,至今已投入新台币2.9亿元鼓励研究,并完成262案污染整治及调查技术研发工作,获取23项专利及5项技术移转洽谈等丰硕技术研究成果,估计每年创造2.03亿市场效益,带动230~350人次就业机会

对于未来目标,张子敬说,明年将完成所有污染农地的整治,将来农地污染防制的重点放在「有效监控」,若发生污染「一定要找到凶手!」。另外,预订明年科研模场专案经费再提高至5千万元,达「厚植学研,硕果产业」目标。

►我们的美丽就用白纸黑字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