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不平等:居住地的邮递区号 竟比基因更能预测健康

健康不平等:居住地邮递区号 竟比基因更能预测健康。(示意图/Shutterstock)

国民健康署曾在2016年发表一份「台湾健康不平等」报告,其中提到健康不平等现象和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因素密切相关。证据显示,若只是着重在个人「健康行为」上,并无法有效解决造成健康不佳的主要成因美国波士顿大学公卫学院院长山卓格列亚,他曾在2019年到台湾参加第一届「ASPPH亚洲学术区域会议」,并与陈建仁院士一同参与座谈。在其著作《健康不平等》书中,他精辟提到,工作、居住地、教育环境以及人际关系都是影响你我健康的关键,尤其居住环境更是举足轻重。以下为重点书摘

有两只正值青春年少的鱼肩并肩游着,遇到了一只年长的鱼,牠正要去别处。

年长的鱼向他们点点头打了招呼,问候道:「早安啊!孩子们。今天水质如何?」

这两只年轻的鱼儿继续往前游了一会儿之后,其中一只终于忍不住了,牠转向伙伴,问道:「水到底是什么东西啊?」

用鱼来做比喻的话,居住环境就像鱼缸,我们得让自己生活的「水质」清澈,确保居住地各方面都能促进健康。(示意图/Shutterstock)

物理环境与社会环境对健康的影响

居住地决定我们是否能活得健康,为了更明确了解这层关系,我们继续延伸这两只鱼的故事。想像牠们一起住在鱼缸里,你想要牠们活得健康,所以提供最好的饲料、鼓励牠们规律运动。这两只鱼对彼此产生浪漫的情愫时,你提供教育资源,让牠们知道安全性行为的重要性。简言之,文化教导我们要促进个人的健康,所以你才会推行那些活动。有一天,你醒来发现鱼死了,你不敢相信怎么会发生这种事。

原来是先前你只顾着要他们学习健康的行为,以至于忘了换水

居住地会增强或限制我们保持健康的能力,正如水质可以让鱼缸里的生物活得好,或导致牠们生病。用鱼来做比喻,我们得让自己生活的「水质」清澈,确保居住地各方面都能促进健康。居住地的影响力无所不在,而它形塑全体健康的方式有两种,包括物理环境与社会环境。理解这些条件后,才能开始改善环境。

物理环境存在于我们每天的周遭生活中,包括都市基础建设绿地比例、公共运输网络以及取得食物的方式,它们都会形塑全体的健康。基础建设包括卫生设施、电力与自来水供应系统、以及安全的生活环境。如果这些设施出了问题全民的健康都会受到影响;我们会生活在肮脏、杂乱的环境,还可能会导致忧郁症。

相对地,健全的社区环境可以增进居民的身心健康,它不仅有绿地,还有脚踏车道与人行道等基础休闲设施;周边交通方便,居民能以安全且便宜的方式外出工作与旅游

大众运输网络包括公车火车,它们在各方面都对健康有益。大众运输让我们往返工作地点,好赚取收入来维持健康生活,也让我们可以到他处从事休闲活动。

如果我们社区附近没有公园,就可以搭乘大众运输工具到别处活动。此外,为了获得教育机会,我们也得搭公车或火车往返校园

物理环境有很多组成元素,当中影响最大、也最难以摆脱的,就是食物的供应情形。居民短时间内可取得的食物来源与种类,会大大影响健康。低收入社区时常是「食物沙漠」,充斥了速食餐厅以及贩卖便宜加工食品的转角超市。这些居民若想维持自己与家人的健康,代价非常昂贵,因为他们得跨越到城市的另一端,才找得到供应营养与生鲜食物的超市。

当然,居住地不只包含地理与物理环境,社会环境也有巨大的影响。一个社区的特色,取决于当地的经济、文化以及政治因素如何交互作用。

●早年的研究者已经发现:人民的健康问题与不稳定的社会环境息息相关

除了劳动市场、健康服务、社区机构外,国家政策在当地的落实程度,也会有显著的影响。在一个社区内,这些条件越完备,居民就越健康。如果这些条件不完备甚至从缺,犯罪率就会提升,经济更加不稳定,社会风气败坏,居民感到孤寂、充满压力,最终所有人都活得不健康。

健全的社区环境可以增进居民的身心健康,它不仅有绿地,还有便捷周边交通,居民能以安全且便宜的方式外出工作与旅游。(示意图/Shutterstock)

地球就像大鱼缸

随着全球都市化的比例升高,环境与健康两者的关系更是明显。联合国估计,到了2050年,全球将会有百分之六十六的人口都居住于市区。政府应该将资源投注在城市的基础建设,包括打造公园与绿地、筹建社区中心与具有弹性的健康照护体系、建设干净方便的运输网络。此外,有关单位还要整合城市里的各个社区,避免用收入与族群划分居住区域。这一切作为都有助于居住地发挥正面影响力,给全部居民带来健康。

然而,居住地的问题不只是受到地区性的条件所影响,也会受到世界局势所牵连。全球性威胁,如战争、贫穷以及气候变迁,让整个星球都泡在「脏鱼缸」里。

我们常以个人的角度去思考,以为只要拥有财富或特权,就可以隔绝于这些威胁之外。事实上,我们终究是同一个居住地的居民,也就是地球这个大鱼缸。(编辑梁惠明

《健康不平等:工作、居住地、教育环境以及人际关系如何影响你我的健康》书封。(图/时报出版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