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跨域防救灾决策机制
这几天突如其来的豪大雨量,除了为台湾北中南都带来严重灾情,甚至因为跨县市政府认定停班停课标准不同,以及宣布的时间不同,因而造成许多民众的不便与混乱。虽然在总统关切下,气象局已同意在凌晨四时发布豪雨特报或观测。只是,这乱象背后的机制问题未决,未来仍可能发生类似的争议。重点在于,前述混乱其实和目前政府缺乏跨域防救灾决策机制有关。
而所谓跨域机制至少存在两层意义,第一是跨政府区域(如台北市与新北市);第二是跨科际或跨领域的议题,例如气象预测、防救灾、人事政策等系属不同专业或学科领域。
首先,有关停班停课台北市与新北市不同调的问题,的确造成民众特别是上班族与学生的不便。甚至因为交通便利,也直接或间接影响基隆、宜兰、桃园、新竹等地和双北通勤民众的权益或工作生活。特别是不同县市的地方政府,其实存在竞争或比较性。在此情形下,停班停课的决策,让县市各行其是的决策结果,就造成许多混乱。在此情形下,跨区域决策机制有其必要;但是,跨区域整合决策机制,中央政府有责任协助。
其实,台湾目前就有跨域的防救灾机制,例如卫生署辖下设立的医疗EOC(紧急医疗应变中心)分北、中、南三区;但因为职权与功能受限,没能发挥更多元的整合或决策平台功能。换言之,如果中央政府可以扩充或协助跨政府类似医疗EOC的沟通平台,可以避免跨县市停班停课不同调的问题。
其次,气象预测是很专门的学科领域,没有一定的专业水准,难以从事或进行气象预报,或作准确的气象资讯解读。我们绝对相信,气象局的预报员,都有水准以上的气象预报专长。问题在于,他们对于其它如防救灾、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或政治、经济、社会领域所知,可能有限。也就是说,气象预报员和其它非气象专长的政府官员与民众,对气象的认知或期待可能存在落差。换言之,如果在气象预报的过程,如果能够加入其它领域专家,和气象预报员共同解读气象资讯的意义,或可降低气象资讯传递的落差。只是,这涉及「跨科际整合」的概念,可能得花一些时间进行研究或讨论。
综言之,建立跨域防救灾决策机制有其必要,而这不只是中央政府要努力,地方政府,以及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甚至所有关心公共事务的民众,都得认真共同监督与思考,如何建立跨域防救灾决策机制,以避免灾害对政府、社会、民众造成不必要的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