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长出缺次长代理 出事无人负责

清明连假2日第一天,交通部长林佳龙(左)在高公局长兴华(右)陪同下视察高公局交控中心,并了解全国路况。(范扬光摄)

2018年10月21日,普悠玛翻车那一幕深深烙印台湾人心中,18名乘客死亡的惨剧,让各方把台铁轰得体无完肤,局长、交通部长双双下台。新官上任后进行一连串改革,但台铁表现未见起色,大小事故不断,去年底发生的猴硐边坡走山,还没处理完局长张政源即在1月初退休,一职悬缺迄今,台铁每天载运约50万旅客,却没有合适人选接下局长,乘客简直是赌命搭车。

普悠玛事故后,许多人期待台铁会有彻头彻尾的改革,可惜并没有发生。列车过头倒退噜、断轨44公分通报、猴硐边坡走山,这几个包幸好没造成重大意外,但日前台东道班工人就没这么幸运,无预警电力维修车撞上,造成2人当场死亡。

以道班被撞为例,车站和维修车不知道前面轨道上有人,轨道上的瞭望员没有发现维修车来了,一连串的低级失误导致悲剧问题在哪?就是所有人都不把一个小动作当一回事,没有发现到习以为常的作业,足以害一个家庭破碎,这就叫缺乏风险意识。

上梁不正下梁歪,台铁没有风险意识,底下的承包商自然也是态度散漫,否则不会发生工程车停在斜坡上,还疑似没有拉好手刹车离谱事。交通安全不可能零风险,只求把可控风险降到最低,当所有小动作到位了,还会发生昨日的事故吗?

过去几年讨论台铁的问题,大概不出几个结论,「人力不足、经费不足、沉疴难改、留不住人」,但仔细探究文化,得出一个结论是台铁不重视风险的文化已经烂到根,局长、部长不敢大刀阔斧改革,无法真正改变台铁。

台铁现在的代理局长、交通部常务次长文中公路专业而非铁道专业,3名副局长里头,1名学工程、2名学交通管理,都没有台铁最重视的「运务」、「机务」2大专业,自然管不动内部,这也凸显出行政院、交通部不重视铁路运输安全,所以让台铁局长悬缺近3个月,而由交通部常务次长祁文中兼代。

各方政治势力拉锯,不尊重专业,用人酬庸,有官员预言「台铁几年内会一定会再出一次大条的」,但不用几年,昨日事故已成为70年来最严重的铁道事故。一位退休的交通高层官员就感叹,最该下台负责的就是阁揆与交通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