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久坐患「梨状肌症候群」 医教5招改善

开车久坐可能造成屁股痛、脚麻等梨状肌症候群症状。(示意图,Shutterstock/达志)

年假开车出游,遇上塞车可是坐到屁股痛、脚发麻,医师提醒,这有可能是「梨状肌症候群」,位于臀部深层臀大肌下方的三角状肌肉,因久坐久站等重复动作,所导致的疼痛,若休息后都没有缓解,建议就医,否则疼痛感可能会从臀部一路直窜到脚底,而出现跛行无力等状况。

神经外科医师谢炳贤在脸书粉专PO文指出,很多人在久坐后,会感觉屁股酸痛,甚至脚麻麻的感觉,会误以为是椎间盘突出所造成的坐骨神经痛,虽然部位及症状很类似,不过其实很多时候,有可能是因为梨状肌肿胀发炎,所导致的「梨状肌症候群」。

谢炳贤指出,梨状肌是在臀部深层臀大肌下方的三角状肌肉,左右各一块,主要帮助髋关节做出外转动作,并协助稳定骨盆。当梨状肌因为重复动作或压迫,例如久坐久站、翘脚、运动伤害等,导致发炎肿胀或紧绷时,压迫到下方通过的坐骨神经,即会出现屁股痛、脚麻等症状。

谢炳贤指出,梨状肌症候群最主要的症状是是在臀部深处会有明显痛点,在变化姿势时会特别疼痛,且症状大多会出现在单侧。而疼痛感也有可能会从臀部延伸至脚底,严重时会影响走路,出现跛行无力的状况。

谢炳贤指出,椎间盘突出所造成的坐骨神经痛,常常会和「梨状肌症候群」搞混。两者主要的差异在于,椎间盘突出为椎间盘的髓核挤出而压迫脊椎神经根;而「梨状肌症候群」则是肌肉发炎肿胀的压迫神经,一般不会出现腰痛的症状。

至于「梨状肌症候群」如何治疗?谢炳贤指出,保守治疗的主要目的为缓解梨状肌的紧绷僵硬,一般会采取消炎止痛药、肌肉松弛剂,同时搭配复健治疗。而较积极的治疗则会考虑采取增生疗法,帮助周围组织修复,并强化骨盆的稳定,以达到改善疼痛。

而平日保持良好的姿势、避免长时间坐姿、注意提重物的正确姿势、维持适当的体重和进行规律的运动,都有助于「梨状肌症候群」症状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