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久坐臀部酸痛恐罹「梨状肌症候群」 椅子太矮更危险

陈钟沛医师提醒久坐当心罹患梨状症候群。(图/记者赵于婷摄,下同)记者赵于婷/台北报导一名年约50岁的病患左臀、左后大腿疼痛一路延伸到小腿又麻又痛,更有抽筋的感觉,就医检查发现竟罹患「梨状肌症候群」。台北市立联合医院骨科陈钟沛医师指出,问诊发现该病患是需要久坐的上班族,由于梨状肌是臀部深层的构造,长时间固定姿势的压迫、坐姿歪斜和翘脚都容易引发,尤其坐太矮的椅子更会伤害梨状肌。

陈钟沛说明,很多民众都会以为臀腰部疼痛都是坐骨神经痛,但利用特定姿势检查发现,该病患在髋关节内收、内转等动作都会触发疼痛,因此并不是常见的坐骨神经痛。他进一步指出,「梨状肌」主要功能是稳定髋关节,因此走路时的重心平衡和需要牵动下肢运动都要用到梨状肌,但因为坐骨神经和梨状肌是紧邻的解剖构造,因此梨状肌发炎、肿胀都容易造成坐骨神经的压迫和刺激。▲▼梨状肌为臀部深层构造。目前在梨状肌症候群治疗方面,除了口服消炎止痛药肌肉松弛剂,陈钟沛指出,热敷、电疗和梨状肌伸展运动等物理治疗通常效果也不错,但也有少数病患治疗效果不佳,因此必须进一步使用类固醇注射或是手术切开来放松梨状肌。在预防方面,陈钟沛提醒,要避免长时间久坐太硬或太矮的椅子,尤其是太矮的椅子更容易造成梨状肌伤害,而翘二郎腿等坐姿歪斜也都是危险因素建议民众坐半小时到一小时就要起来伸展臀部和大腿肌肉;另外,现今跑步和骑脚踏车等运动盛行,医师也诊治过不少因运动引起的梨状肌症候群,陈钟沛强调,不论是运动姿势和时间长短都要掌控好,尤其是平时没有运动习惯的民众,当心一下运动过量反而引发梨状肌症候群或是其他运动伤害。▲翘脚是引发梨状肌症候群的危险因素之一。(图/记者李佳蓉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