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医生拿药病情却老没起色?专家曝:可能与「健康识能」有关

义大使用AI机器人提供候诊病患体重控制相关参考建议。(图/记者洪巧蓝摄)

记者洪巧蓝/台北报导

明明到医院看了病领了药,但病情就是没起色?根据统计,台湾医疗资源取得容易,但国人仍有近三成健康识能不足,医师表示,有些患者看到副作用就害怕,擅自停止吃药,下一次再看病也未说出实情,让医师难以正确判断用药效果;还有些骨松患者认为只要使用葡萄糖产品保养即可,没想到无助骨密度提升,甚至最后骨折就医。

义大医院家庭医学部部长林季纬表示,「健康识能(Health Literacy)」,就是民众获取、理解、判断、执行健康相关决定的能力研究显示,当健康识能不足,不仅正确服药的能力较差、理解药物标签的能力较弱、流感预防接种率较低、癌症筛检使用率较低,连住院与急诊机率较高。

健康识能不足除了影响个人健康照护结果,也导致医疗费用的增加,估计因健康识能不足而额外增加的每年总体医疗费用比率达 3-5%。有研究指出,如果能够提升民众健康识能,有节省一成医疗支出左右。

▲义大医疗财团法人义守大学取得「2020第一届全球健康识能高峰会主办权。(图/记者洪巧蓝摄)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网路社群媒体大量健康资讯传布,但其中真伪掺杂,民众在健康识能不足的情况下,还可能因为误信错误资讯、个人健康受损。

林季纬说,义大医院就曾收治糖尿病患因为血糖控制不佳怀疑医师使用药物品质问题,后来询问才知道他以为水果健康,在朋友建议下用水果餐取代正餐,毫无节制结果造成「血糖飙超高」。

国健署从 106 年开始,将健康识能列入健康医院认证标准中,要求医院推动相关策略,使就医者更容易获得、理解、应用资讯及服务。打造健康识能友善环境。以义大医院为例,除了提升工作人员健康识能,也使用包括图文口语影音或是数位资讯等让病人更容易理解的方式进行健康资讯沟通,甚至还用上AI机器人做为体重控制的助手

义大医疗财团法人与义守大学还进一步取得「2020第一届全球健康识能高峰会」主办权,将与国际健康识能学会(IHLA)合作,于明年10月26至28日在高雄举行,届时估计将有超过60个国家、逾800名相关领域专家参与,聚焦于「健康识能与健康平权」、「健康识能全球政策」、「健康识能与全球永续发展目标」以及「健康识能数据化与智能时代」等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