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资双方都有奴性!打造台湾品牌,从说不开始...

高明

昨晚,认识了一个热爱公司热爱职业的年轻业务员,对于台湾现在的低薪现象,他看到的是从成本及获利的角度,低薪不是对不对的问题,而已经是增加不起的成本。

▲卖NG鞋救景气民众排队抢便宜。(图/东森新闻)从业务的角度,的确会对于成本、利润营业额的连动关系很敏感。他也知道利润低的原因就是品牌问题,一样的产品得卖天差地远的价格,因为不管内外销,「台牌货」就等于「白牌货」,做得再好还是跟烂货归在同一类,但品牌的建立又是最花钱的成本。

所以在这种营业额低落的时机,已经不可能去做品牌的建立,共体时艰变成是既不愿意却不得不的一条路,否则,尚有余力的公司只能再迁厂,因为工资从台湾迁到大陆,又因为工资再迁回台湾,还是因为工资,也不知道能迁往哪去。而那些连迁厂的力气都没有的公司,大概只能选择歇业或倒闭了。其实这话不是第一次听到,但就我看到的是这一切还是台湾人奴性使然。就像有人问劳工为什么老板怎么压榨你们都不吭声?其实,对于客户过分的要求,台湾老板采取的态度也是同样的不吭声。都是为了薪水(营业额)、房贷车贷(投资贷款)、家人生计(公司的存续)只能一次一次的忍下去。但是,有没有人想过,老板(客户)对你的要求除了不合理以外,是不是会影响到你这个人(公司)的评价

国泰预估今年台湾的GDP只有1.47%,民众受访时直说景气真的好低迷。(图/东森新闻提供)

曾经有个制程改善的前辈这么对新人说过,「公司长官都说我执行专案的绩效是有史以来最高的,原因只有一个,因为没十足把握的案子全都不接。」其实台湾的劳方资方都犯了这一个问题,我们都不敢说不。老板过分的要求不敢拒绝,所以提高了工作量却降低了工作品质,对于工作品质不佳的劳工,怎么会有好的评价?客户对于你的产品有很多奇奇怪怪的评价跟要求,为了应付这些要求所以抛弃了产品最初的设计理念东改西改最后变成了个四不像(这有个美丽名字叫客制化)这产品交由客户再转给最终使用者,当然就会出现问题多不耐用看起来不顺眼之类的负面评价。跟网拍一样不管花多少钱去包装公司包装产品,都承受不起客户0.1%的负评....而我们一边抱怨品牌不好经营很花钱,却又一边做出品质不良的产品砸自己的品牌。这不就跟今年的 HTC 状况一样吗?况且他还是台湾获利最高的公司之一,连这么优秀的品牌都禁不起瑕疵品的直接打击,那其他的公司(个人)又怎么会觉得自己家作几个瑕疵品会对于商誉无损呢?客户的要求不是100%都是对的,客户也是会有白痴,漫天喊价只是基本的烂招,你要是卖过一次破底价他就会想办法让你再破一次底,这么你公司的商品就算一开始想做的是世界精品,也只会变成国民品牌,甚至只会变成白牌。就算你砸下天文数字也去赞助奥运,也没办法变成精品。劳工也是,对于自己不擅长的工作不敢说不,只是会把工作搞砸,就算一开始不是你的事,但在你手上搞砸就是你的责任,而且下次再有不相干的事还是会找你做,因为上回就是你帮的忙,如此循环你只会连带的把自己份内的工作一起搞砸。调薪,再等等吧。

作者高明裕,此文原题为《品牌,从说不开始....》。以上言论代表本报立场。ET论坛欢迎网友参与,投稿请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