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周刊/血色伊波拉入侵 比你想像更快

九月底,确诊西非境外首例波拉患者美国出现。疫区感染人数二十天翻倍成长,三个月后病例将突破百万人,预计明年秋天将席卷全球

文.梁少珊

史上最严重伊波拉疫情持续延烧。世界卫生组织(WHO)表示,要阻止三月爆发的这场疫情扩散,必须采取「激烈手段」。《彭博商业周刊》引用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的统计资料预估,若按照利比亚(Liberia)和狮子山(Sierra Leone)现有的疫情扩张情形推算,感染人数每二十天成倍成长。《经济学人》:特殊文化和政治因素,致使疫情迅速蔓延西非 也就是说,在理论上,总感染病例将在明年一月超过一百万人。到了六月,将成长为一亿人,八月将扩增为十亿人。而明年秋天的某个时间点,全球人口将被感染。然而这个情况,到底会不会发生?《经济学人》派驻记者前往重灾区狮子山,专文报导一位名叫莎答涂.科罗马(Saudatu Koroma)的女病患案例。科罗马在二度前往医院就诊的半路上,死于亲人的搀扶肩膀。

病毒潜伏的二十一天内,这位女士多半留在家里。送医期间,她曾经逃离医院,企图寻求传统巫医救助,然后再被当地警察和国际医疗团队中途搭救。至于科罗马为什么逃离医院,因为她认为,医疗人员要把伊波拉病患的血液拿去贩卖图利,帮政府筹募捐款。当科罗马还活着的时候,甚至拚命大叫告诉邻人,千万不要到医院寻求帮忙。科罗马的二十四岁弟弟苏雷(Sule),无法理解为什么自己不能离开家门、自由走动,还偷偷跑出去对邻人抱怨,科罗马是死于「巫师诅咒」,被巫师杀害了。苏雷的邻居则透露,看到他好几次离开家门去找女朋友。类似科罗马的例子,在西非比比皆是。《经济学人》报导,当协助埋葬的西方医疗团队抵达狮子山首都凯拉洪(Kailahun)时,女人和小孩瞬间逃跑,男人则信誓旦旦地说,当地已经没有死者可埋葬,并作势赶跑医疗人员。由于西非国家民情特殊,加上民间对当地政权和国际医疗组织的不信任,以及西非近三十年来的社会型态,已由封闭型部落转变为人际往来密切的城市。种种因素,导致这次疫情大规模地迅速扩散。首次出现「无出血性热」病征 延误公共卫生系统反应更重要的是,之前这个疾病几乎没有出现在西非国家,较常出现在中非国家。根据《经济学人》的专文表示,三月十四日,几内亚卫生部派遣一组人员前往南部森林高地城市盖凯杜(Gueckedou)的医院,调查初期疫情。许多最早染病的西非患者,没有出现出血性热症状,反而出现较为罕见的发烧、呕吐和严重腹泻等病征,因此这些患者,在一开始就没被诊断出来,造成公共卫生系统反应延误,没办法在疫情初期就展开隔离工作。以往伊波拉疫情爆发,例如2004年在苏丹(Sudan)、2012年在乌干达(Uganda),一开始发现疫情时,医护人员便隔离可疑患者,并对他们进行侦探调查,直到辨认、移除感染源,使疫情减缓下来。这个方法,过去屡屡见效。然而这次由西非几内亚(Guinea)传开的疫情,大举入侵利比亚、奈及利亚(Nigeria)、塞内加尔(Senegal)和狮子山等国家。世界卫生组织公告,从三月十日几内亚卫生部收到通报开始估算,这次疫情引发的死亡人数,超越过去数十年的总和。

全球流窜 传播途径仍未明多数罹病死者,聚集在西非。直到利比亚籍的邓肯(Thomas Duncan)在美国确诊感染伊波拉病毒,证实了伊波拉对西非以外国家的威胁。高雄荣总医院感染管制室主任蔡宏津指出,邓肯事件突显两大重要意义。第一,机场筛检措施无法阻止伊波拉病毒在全球流窜。第二,虽然目前还没有案例报告可证实,但传染途径可能经由空气微粒(aerosols)传播。

邓肯死于十月八日,同一天美国官方宣布,将在五大机场询问来自疫情地区的旅客,若发现可疑病例就隔离。但是事实上,筛检措施无法在第一关就完全筛出可疑患者。以邓肯为例,他在离开利比亚和入境美国时,都没有发烧。没有发烧,就没有传染性。邓肯入境一周后,才陆续出现病征,有些患者,甚至二十一天后才有症状。机场的筛检措施,根本没办法及早发现罹病患者。另外,部份为了躲避被隔离或想到西方接受治疗的疫情区旅客,也可能对机场筛检人员说谎。邓肯并未告知利比亚官员,曾与罹病患者接触。还有,部份旅客可能服用止痛药降低体温红外线扫描器便发挥不了作用。邓肯在西非协助一名女病患时染病,但照顾邓肯的五十人医疗团队,竟然有两位医护人员在严密的防护措施下得病,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蔡宏津分析并解释,在传染途径尚未明朗前,医护人员过于大意,未遵守标准的防护措施。当医护人员卸除防护装备时,应该还有第二人在旁协助并监看。然而医护人员往往在没有监看者的情形下,单独卸除防护装备,因此非常容易沾染残存在防护衣物上的病人体液。(文未完)

【详细内容请参阅最新一期《理财周刊》第739期,尊重智慧财产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提升理财力--理财课程资讯www.moneyedu.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