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周刊/都更 别想得太单纯、太简化

房地产会客室 主持人:庄孟翰(颜琼真整理)

Q:准政务委员张景森在脸书上针对「文林苑事件发文表示,这是史上最Kuso的一场社会运动。疑似被建商政府迫害的王家,原来只有56.06坪的房子,现在分配新房子有5户,总共175.02坪,价值上亿,「如果他们还不满意,也只能算是不快乐的亿万富翁而已」。文章一出,围剿声不断,准行政院长林全不得不出面灭火,究竟张景森说错了什么话?

A:「文林苑都更事件」起源于王家不同意所拥有的两块土地建物,被迳行划入台北市政府核定都市更新范围内,而2012年3月28日台北市政府依法执行法院判决,拆除王家住宅,后续引发社会运动人士进行长期抗争、王家提告、声请释宪后大法官做出「都市更新条例」部分条文违宪,必须修法,进而导致全台都更停摆等层出不穷的争议事件。

不少在当时想透过都市更新,甚至前台北市长郝龙斌「一坪换一坪,再加一个停车位」,身价可翻好几倍的梦想,都为之破灭,至于当初抗争的王家不同意户,事后于2014年5月则跟建商达成和解,分回5户,总面积175.02坪。

张景森在脸书上发文,代表他对「文林苑」最后结果的个人看法,原无可厚非,但问题在于他即将是蔡英文520就任总统之后的准政务委员,大家所质疑的是,他的言论是否代表新政府的立场?准阁揆林全亲火线灭火指出,文林苑都更案的争议点,是当时台北市政府变成建商的拆除大队;此外,他认为,「人民的权益」、「家园的感情」、「民主的程序」与「公共的最大利益」,都不是用金钱可以衡量的,并提到未来都更的三大执行原则是:1.深入社会沟通、2.程序公开透明及3.确保民众居住权

对于这三大执行原则,我认为还是「理想大于现实」,显然是把「都市更新」想的太简单。

不过,就整个事件之症结点加以探讨,如就建商所公布之数据,正确答案应是56.06坪的土地,分回的新房子5户,总面积175.02坪,就此而言,应没有独厚特定都更户问题,因此,有关文林苑都更议题实际上已是「回不去了!」何不让它顺利落幕?

至于都市更新为何会有「钉子户」产生?因为过往的经验,愈晚签同意书给整合的建商,愈容易拿到较多好处,因为建商花了七年、八年,甚至十年以上时间,最后的临门一脚,亦即那100%最后的2~3%同意户,如果建商不想心血付诸东流,最后只好「花钱消灾」,忍痛接受「钉子户」狮子大开口。

「钉子户」不好听,最后改为「不同意户」,而不同意的理由千百种,说是对老家的情感起家厝、对地方的情感...等等,但如果因为少部分人的反对,都更就走不下去了,则又非都市再生与城市新风貌之期待,因此,都市更新条例赋予公权力的「代拆权限,没想到却在「文林苑」都更案重重的摔了一跤。

此外,我们千万不要把「都更」想的太过理想化、简单化,其实人性的贪婪面往往也是都更成不成功的最重要关卡之一。

试想,前台北市长郝龙斌为何抛出四、五层楼老旧公寓都市更新可「一坪换一坪,再加一个停车位」政策,主要就是提高诱因,让这些住户愿意参与,以加速都市更新。

但该四年计划,随着郝市长第二任的任期届满,究竟有多少成功案件,也从未见市政府对外明确说明,反观,其任内大张旗鼓提到的一个成功拿到「一坪换一坪」的案例,是某建设公司在南港地区的都更案,不过,该案当初整合率才七、八成,最后还是不了了之,卡关的问题仍出在都更户与建商在权利分配上谈不拢。

其实这跟大多数都更案整合不易的关键大同小异,几乎每个都更户都不希望是「分配最少」的那一户,而有些人则更抱着愈晚签同意书,能得到的好处愈多的想法。

有时在整合过程就经常出现住户与建商在「分配比例」的计算基础上有很大歧异,例如前述南港案,原有127户,都更后规划为430户,依都更户的认知计算方式,「一坪换一坪」分回的127户仅占430户的1/3,显然建商分得太多;但就建商的算法,全部20300坪总楼地板面积,分到8120坪,仅占4成,都更户应是分回6成才对,其间差异天南地北,实在很难乔得拢,最后结局就是不了了之。

又如文林苑王家曾在call out电视政论节目,指文林苑规划地上15层,地下3层,而王家原是2层楼建筑,分屋比例应是2:18,亦即1:9,为何最后分回比例是1:3;诸如此类依楼层比、户数比的计算认知,都跟实际应按总楼地板面积比例计算有很大落差,更遑论一些一楼店面要求分回原面积店面等问题。

如再加上都市更新旷日费时,若房价处多头行情,则未来分回的总价值更高,皆大欢喜,例如文林苑预售时,每坪约40多万元,现今却传出行情100多万元,几乎所有的都更户都赚到了,惟一旦景气逆转房价下跌,各方都更利益必然不如预期。

因此如将上述林林总总一一加以反复推演,可能就不会再以单向思考来因应这么错综复杂的都市更新问题了。

【详细内容请参阅最新一期《理财周刊819期》www.moneyweekly.com.tw。尊重智慧财产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