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周刊/都更知难行难 有Guts应勇往直前!

文.庄孟翰(颜琼真整理)

台北王先生问:政治人物大谈社会住宅,但最后都因「土地取得不易」而政见跳票,您有较好而又可行的构想吗? 我在789期就预告,会再针对社会住宅议题进一步探讨;而在延续此一发烧议题前,我先就前台北市长郝龙斌竞选连任时所推出的四、五层楼老旧公寓「一坪换一坪」都市更新专案做讨论。 该专案为期4年,从2011年8月2日至今(2015)年8月1日截止。根据媒体报导,台北市都发局统计「一坪换一坪」更新专案,只有86案申请,其中25案已经核准事业概要,并且其中10案通过都市更新审议、3案市府公告核定实施;而最受社会各界关注的是位于中正区福和段的水源四、五期老旧公寓都更案,该案业已正式开工兴建,其他两案分别是位于信义区及南港区,惟截至目前为止,仍有少数住户没有同意。 台北市长一任4年,很快就会过去!而新任柯文哲市长,从去年12月25日就任迄今,很快的,9个月过去了,而满一周年的12月,转眼也快到了! 时间虽然是治愈伤口的良药,但对政治人物来说,却是最可怕的卸妆品。随着时间的消逝,政见跳票的机率也愈来愈高,主要原因还是在于都市更新之复杂程度,远超出一般预期。 犹记得柯P在竞选台北市长时,曾批评连胜文阵营追随郝龙斌「一坪换一坪」的政见,到时可别乱开「空头支票」。 但眼见柯P在竞选时喊出的「8年内兴建5万户社会住宅」的政策目标,到现在都还未见端出菜来。 对政治人物来说,政见常沦为「口号」,因为「喊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再看民进党总统参选人蔡英文推出的「8年办理20万户社会住宅」,其竞选团队宣称,20万户社会住宅的取得方式,包括60%~70%新建,20%~30%透过容积奖励及10%~20%包租代管等三种方式。 有关20%~30%透过容积奖励及10%~20%包租代管这两项,只要当选之后能够透过政府部门的资源整合,较容易落实;但60%~70%新建部分,则较让人担忧,因为现阶段政府手中既没钱也没地,没钱还可透过融资解决,但没地可就头大了! 再看,马英九总统的任期到明年5月20日,虽然内政部过去推动了板桥浮洲合宜住宅四千多户,以及林口A7捷运站合宜住宅也有四千多户,但仍缓不济急;而今年5月,内政部再向行政院简报「青年生活住宅」计划,为了协助青年购屋圆梦,打算在6直辖市兴建2万户住宅,并且以成本价出售给年轻人,此外,若以地上权方式出售,每坪最便宜可在10万元左右。 虽然乐见政府单位积极为住宅政策打拚,但随着明年总统改选,政党是否更迭问题,也让此一政策蒙上一层不确定性阴影。以上所举事例,说好听的是大家都想要多尽点力多做点事,但画了这么多「大饼」,究竟吃不吃得到? 当大家都在「找地」盖新房子来提供房屋供给量的同时,面对「知难行难」的都更案,几乎每一件都更案所需时间,短则七、八年,长则十年、二十年,因为都更实在很难在短时间看到「政绩」,故较难为政治人物所青睐。但都市更新最容易显现的两大优点,一是可改变窳陋的市容景观,二是可透过都更找到「土地」,并借由容积的增加或奖励,提高房屋的供给量。 根据内政部统计资料,截至今年第二季为止,全台湾平均屋龄为27.68年,20年以上的老旧住宅比重超过六成;台北市老屋占比高达七成,且平均屋龄更高达30.78年。 一般来说,房价较高的地区,愈具有都市更新机会,尤其是台北市与新北市,更应加速都更。 其次,就「都更」与「土地」取得运用上,曾多次建议台北市可以加速推动西区都市更新,亦可借此同时增加社会住宅与老人住宅之供给量。 再者,针对学生人数大幅减少之学校的整并,也是释出大量土地的机会,例如老松、西门、龙山国小学生人数已锐减至600~700位,如能经由整并开发,辟建闲置国中、小学预定地为中继住宅或社会住宅,亦可增加防灾型都更数量。 大家可参考「东京户越台老人住宅」更新案,主要系将学校预定地改建后,规划不同出入口,1至3楼供学校使用,4楼以上供社会住宅与老人住宅使用,还可借此增辟地下停车场,兼以解决部分停车问题。 因此,只要检视一下目前台北市还有哪些闲置的学校预定地,经由都市更新,应可增加不少土地来源。 此外,亦应加速淡水河整治,以带动两侧水岸住宅与老旧市区的都更;一劳永逸之计,可考虑环河南北路地下化工程,以加速台北市西区都更,并大量提供社会住宅。 总之,都市更新知难行难,有Guts者应勇往直前,才可彻底改变现状,开创都市再生新格局

【详细内容请参阅最新一期《理财周刊》第790期www.moneyweekly.com.tw,行动版APP下载http://tinyurl.com/ngpv39u。尊重智慧财产权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