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继弘专栏-开户人数创新高,台股过热了吗?
图/本报资料照片
随着台股去年11月开始转强上涨,指数一路攻坚突破2022年的18,619高点,迈过2万点大关,市场交投转趋热络,被视为散户信心指标的证券划拨存款余额,在2月达3.45兆元历史新高,00939及00940两档ETF大量金额募集,券商开户人数激增,3月台股总开户人数较2月大增、达1,272万人,创历史新高,股市人气大量汇集,市场开始出现擦鞋童理论的说法,担心股市过热。
股市有句话,「月线连三红,散户不请自来」,表示股市涨势相当强劲且明确,吸引大量散户入场,连平时不太留意股市动态的人也开始关注股市,大量股民陆续投入股市买股,市场融资余额暴增,股市投机气氛明显转浓,可能是进入末升段的讯号;不过近期券商开户人数大增,应是为了买进高股息ETF,集中市场融资余额只接近18,619高点时水平,股市尚未有明显的投机气氛。
除了股市是否变投机股乱涨的指标外,检视股市中长期是否过热的指标,还有指数和年线的正乖离率是否明显拉大,大盘的12月RSI是否达到80上下的历史极端值;过去台股几次高点(网路泡沫的10,393高点、金融海啸的9,807高点及9,859高点、2010年的8,395高点、2021年的17,709高点、2021年的18,034高点),和年线的正乖离率较大达24.5%至30.6%(以网路泡沫的10,393点最大达30.6%),少则达18.23%至24.5%(9,859高点为18.23%)。
大盘的12月RSI一般达到75至80,就进入中长期超买区,达到80以上时,大盘再涨空间有限,金融海啸至今的12月RSI最高值达82.26至84.76(分别为9,807高点和17,709高点),如12月RSI达80以上,加上指数高点和年线正乖离率到25%至30%时,即是大盘中长期过热、可能涨多反转的讯号。
台股此波和美股涨势一样,是由兼具基本面和题材面的AI类股带动涨势,如同过去的苹果iPhone与特斯拉电动车指标股领涨般,并非是2000年的网路泡沫,今年大盘主要是由台积电和部分AI个股领涨至2万点以上,并非类股与个股齐涨,或有投机股乱涨的市场现象。近期高股息ETF布建持股后,主要成份股涨势可能停滞,但具有稳定筹码效果,之前卡位买进标的股资金流出,应会渐回流至成长股及AI族群上,类股及个股可望轮动表现。
4月初指数高点20,466高点,和年线正乖离率达19%上下,大盘9月KD值在80以上高档钝化进入第四个月,中长期走势强劲,12月RSI上升至73.61,渐接近75至80的中长期过热超买区,但都未达过去25%以上和80以上的极端值,就中长期而言,还没有明显过热现象。
台股年线及2年线在元月才形成黄金交叉架构,以近十年来年线和2年线形成黄金交叉及9月KD值上升至80以上较长时间高档钝化的后续行情分析,仍有续涨空间,或是涨势延续较长时间。只是从去年10月底收盘指数至20,466高点,五个月余涨幅已近28%,累积涨幅大,大盘的12周RSI已达83.68,指数和季线正乖离率拉大,中期最好趁美科技指数跌落月线、短线转弱整理,顺势震荡调整、类股轮动换手,缓和过热现象,较有利中长多行情稳健续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