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輕汽電共生設備未納減煤轉型 監院促政院檢討
监委纪惠容、叶大华今天说,政府已立法宣示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但六轻工业区台塑汽电共生设备以煤炭为主要燃料,台电仍持续收购其余电,监院要求行政院督促经济部、环保署检讨改进。
监察院财政及经济、社会福利及卫生环境委员会通过监委纪惠容、叶大华所提「六轻工业区汽电共生设备未纳减煤转型案」调查报告。
纪惠容、叶大华透过新闻稿表示,汽电共生是工业制程能源再利用技术,透过燃料产生蒸汽带动涡轮发电机组发电,除供业者制程使用外,并得依能源管理法第10条规定,将余电卖给台电公司。
监委指出,台塑六轻工业区汽电共生设备,应使用何种燃料产生蒸汽,各方立场多有争议,环团指云林居民长期忍受燃煤空污,亟待改善;地方政府则支持燃煤转燃气。
调查报告说,中央既已立法宣示2050年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的政策目标,且天然气现阶段碳排量确实是低于煤炭的燃料,中央政府未因国际情势,如俄乌战争爆发、能源短缺局势下,改变现有立场,仍朝向减煤增气、能源转型的方向前进。
监委表示,中央主管机关允宜在考量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业者社会责任与期待可能性等面向下,与时俱进推动具可行性作法,持续促进民间汽电共生业者采用低碳排燃料,以落实国家能源转型、净零排放目标。
监委指出,台电公司购自汽电共生余电的比率已逐渐降低,其中石化业汽电共生系统装置容量计3315百万瓦(MW)占汽电共生总量50.8%。经济部因应能源转型,透过余电费率制度及低碳辅导双管齐下,鼓励燃煤业者低碳转型,规划推动「工业区辅导汽电共生转燃气」制度及评估作业。
监委说,汽电共生系统业者因属自用发电,排碳下降与否仍取决于燃料,但台塑透露,石化汽电共生设备如要推动燃料转换为天然气,仍有许多困境待克服;经济部应研谋对策,协同台塑等指标性企业积极推动减煤增气。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