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马承诺提升F-35品质、降低成本 GAO:疑虑仍存在
F-35闪电II战斗机过去一年因为制造周期、成本、性能等问题受到外界质疑,主要的制造商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表示,已经在15日完成「2017年向美国及盟国交付66架F-35战斗机的任务」,团队会汲取过去教训,将制造设备与工具都进行升级,让生产自动化更有效率,「使客户相信我们的品质」。不过英国下议院防务委员会(HCDC)认为,即便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完成交付任务,「但是整体来说,采购成本、过去故障问题、未来打击能力都还是存在疑虑」。
据《StreetInsider》报导,洛克希德·马丁公司(Lockheed Martin)发表声明,15日完成2017年向美国及盟国交付66架F-35战斗机的任务,到目前为止,已经有超过265架F-35交付给客户,超过530名的飞行员和近5000名的维修人员接受了培训,F-35战队累计飞行时间超过115000小时。
洛克希德·马丁也在声明中指出,与第一份订单相比,F-35A的单价已经调降60%以上,直接人工(Direct Labor)在过去5年减少了75%,单架飞机的制造周期与2015年相比也缩短了20%。随着产量的增加和进一步的改进,「我们2020年的目标是将F-35的成本降低到8000万美元(约新台币23亿元),透过吸取过去经验,制造设备升级,让生产自动化的过程更有效率,同时大幅降低成本。」
▼美军F-35B战斗机。(图/路透社)
F-35是美军第五代战斗机,搭载先进武器系统,拥有超音速巡航能力及隐形特性,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机之一。这款战机分成F-35A、F-35B和F-35C,分别为常规起降型、短距起飞/垂直降落型和航母起降型三种版本,提供空军、海军陆战队与海军使用。三款战机单价分别为9500万美元(约新台币28亿元)、1.23亿美元(约新台币36.8亿元)和1.22亿美元(约新台币36.5亿元)。
F-35的供应商还包含军工制造商美国诺斯洛普·格鲁曼(Northrop Grumman)、飞行器发动机制造商美国普惠(普莱特和惠特尼,Pratt & Whitney)、英国航太公司(British Aerospace)等,「它们的目标是2023年将F-35的年产量提升到160架」。据资料分析,F-35的销售占了洛克希德·马丁年收入的四分之一。在第三季度,航空航天类业务的销售也因为F-35的带动,增长到47亿美元(约新台币1409亿元),增幅达14%。
美国国防部7月拨款6亿美元(约新台币179亿元),提供洛克希德·马丁为美国及盟国制造141架F-35,美国总统川普近期签署的2018财年国防授权案,批准106亿美元(约新台币3177亿元)用来购买90架F-35,比白宫之前提议的数量多出20架。洛克希德·马丁F-35项目负责人巴比奥恩(Jeff Babione)说,「F-35和F-16一样具有增长潜力,今年交付的战机有助于提升客户对我们的信心。」
据美国航空网站「AINonline」报导,即使F-35交付数量不断提升,但是制造与成本问题仍受到质疑,川普和多位美国政府官员曾指责「战机的生产延误、成本超支」。美国国防部耗资3910亿美元(约新台币11兆元)来研发和购买2457架F-35,几乎是原本估计成本的2倍,而距离研发初步阶段已经过去20多年,交付率至今仍未达预期。
▼美国联邦审计总署(GAO)在官网公布对F-35的疑虑。(图/翻摄自美国GAO官网)
美国联邦审计总署(GAO)发布报告说,F-35的零件供给短缺、维修时间过长、没有足够资金提升打击能力等,在未来数年将持续影响这款战机的评价。据资料显示,已经列编的F-35战队中,就有四分之一因为驾驶舱供氧系统(OBOGS)故障临时停飞。
除此之外,部署在亚利桑那州路克空军基地(Luke Air Force Base)的F-35,在上半年就出现5起类似故障案例。犹他州希尔空军基地(Hill Air Force Base)也曾对F-35进行日常维护时,发现机身零件有严重锈蚀问题,美国国防部还因此宣布「暂停接收F-35一个月」。美国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主席麦凯恩(John McCain)也曾抨击,F-35的进度和性能是「丑闻和悲剧」,F-35原本计划到2016财政年度,可以交付1013架战机,但是最后却只交付了179架。
▼美军F-35A战斗机。(图/翻摄自美国空军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