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复兴/如何落实「重层吓阻」?

▲蔡政府的新军事战略「防卫固守、重层吓阻」,被质疑与前马政府所提报相同,不过「改个名词」而已。(图/记者季相儒摄/示意图

文/梅复兴

国防部在3月中旬向立法院提报了106年「四年期国防总检讨」(以下简称QDR),引来若干评议。

其中最受争议的显然是 「重层吓阻」一词。严格来说,「重层吓阻」在学理逻辑上是有点不通的。盖吓阻系借由威胁敌方造成在一定条件下不可接受之损失而达成制遏对手采取冒进行动的理念,重点在于防阻冲突发生,而非于实际战斗中胜出。故属于战略层级的「吓阻」跟「重层」(Layered)或国防部似有意延伸解读成的「多维」(Multi-dimensional)等实际作战层级概念并不相关。

冷战时期美国更曾有谐星妙喻,一语道破个中差别:「吓阻好比贞操,可有却不可用!」

相信国防部所欲传达的核心意涵是「(借由/透过)多层次的防御作战、逐次消耗来犯敌军之威胁而达成吓阻」,并尽可能让战火远离台湾本土。至于「拒敌于彼岸、击敌于海上、毁敌于水际、歼敌于滩岸」的口诀,也是沿袭过去60多年来海岛防御作战的基本知识。这些都并非创新卓见,「重层吓阻」一词更是有关单位为赋新词而勉强砌琢之过,然在本意上倒未见得有什么重大谬误。

但这并不表示新版的QDR就没有值得进一步讨论之处。

蔡政府明显有意藉新版的QDR凸显其国防政策与马政府有所区隔。其实,若将调整攻击作战(即便只是在宣示政策上)之能见度比重,视为系对马政府(鉴于其「两岸优先、军事从次」之基本国策以及美方持续施压建议下)所公开拥抱的纯守势,近岸作战、被动防御等主题之均衡化修正,也无可厚非。但却不需要过度强调攻势战略或(需要我们在可见未来所不可能掌握或筹建之技术暨能力的)特定远程作战能力。讲的具体一点,若国军不能或根本就不重视某些关键技术或作战能力,那在彼岸拒敌、甚至在半渡击敌或水际摧敌都会有困难,或势必难尽全功。

譬如说,根据近年来实战经验,距外精准打击(Precision, Standoff Strike) 的几门显学包括「整合式情报、监视、侦查」(Integrated ISR),对高时效性目标(Time-critical target)之目标掌握、击杀链压缩(kill chain compression)以及自动化任务规划系统等。然国军多年来对这些领域要不敬而远之,再不就讳莫如深,在历年版QDR(或任何其他重要国防部文件)中均未出现过相关只字片语。这是因为在埋头苦干,不便谈论呢?还是压根就尽付阙如

试问,若不能有效掌握即时(或对多数目前类型目标,至少也要近即时)目标位置与其他接战所需参数(如敌军电子战斗序列),我们如何能有效攻击数百上千公里外,可移动式(更别说机动式)之敌军目标? 共军的机动式防空系统、乃至于其火箭军之机动式飞弹发射车(或其指挥所)都绝对符合「高时效性目标」的定义。我们若真欲「源头打击」这些威胁,不仅所需练就的武功在相当期间内都难出师,就怕连搜集所需的兵器与秘籍都还会极费周章

冯世宽日前赴立法院报告「四年期国防总检讨」(QDR),强调新军事战略方向将调整为「防卫固守、重层吓阻」。(图/记者季相儒摄/示意图)

国军也必深切了解,共军近年来戮力构建针对防阻美军之「反介入/区域拒阻」(A2/AD)能力,故其对于防空,反巡航飞弹,防精确打击,防侦察监视等均有深入研究及投资筹建兵力。是以,我们在规划对抗此类防御体系,以构建有效之远程打击能量时,就势须格外投注心力。尤其对于如何压制(或摧毁)敌方空防(SEA D/DEAD),更是建立可恃阻绝打击能力、拒敌彼岸的先修课题。而这不仅是采购反辐射飞弹暨相关目获系统那么简单的事,而也需长期投注 (+投资) 于电子侦查,讯号分析,敌方电子战斗序列之掌握与战术运用,任务规画等领域。而这些也都是我们在软硬体,建制,甚至完整观念与经验作为上都有待大幅进步的。

同样的,击敌于海上(半渡)也是需要细腻功夫的。军方前些年开始筹建的陆基长程超音速反舰飞弹,若是缺乏了有效掌握共军舰队成组分布,动态位置与个别舰艇之辨识征纹,恐怕还是不能有效的在飞弹之最大有效射程接战需要优先攻击的敌舰,从而基本上抹杀了为增加飞弹射程而投入的资源和努力。

摧敌于水际,在共军的兵力投射能力整体水准大幅提升并强韧化,手段多样化,各级两栖输载具数量大幅增加的发展状况下,我们也同样必须为未来战场预做具前瞻性之构思与建军规画、并积极寻求新兴反制之道。

譬如说,欲同时接战为数相当庞大之共军各级新锐两栖突击载具(从气垫船到性能不断精进的各型两栖登陆车),我国现有几种反制手段若非嫌力有未逮,就是成本偏高、再不就是负责攻击的载台存活性堪虞,必须以较新的思维来因应这个威胁。足堪借镜的是所谓的「网路致能化武器」(Network-Enabled Weapon/NEW),亦即美国在2004年11月藉其「肇致愤怒」(Resultant Fury) 实弹演习所展示者。当年美军利用分别装备了合成孔径追踪雷达与主动电子扫描阵列(AESA)雷达的飞机配合导引加装了数据链接收器的卫星导引弹械(JDAM、JSOW)来攻击在航之机动舰艇,成功验证了网路化武器之巨大实战应用潜力!

这种可由非常多种载台及方式投射、并可提供同时精准接战多个水/地面活动目标之可靠但相对低成本技术方案,非常值得面对共军优势兵力进犯的台湾参考并采用。而对于已构建Link-16战术数据链系统,并正透过「凤展案」引进AESA雷达的我国而言,亦是个利用既有投资及现有能量发展「创新、非对称」作战能力之良机!

▲冯世宽说明,像是将爱国者三型飞弹部署于台湾东部,就是「重层吓阻」的规画。(图/记者陈明仁摄)

较宏观而言,我们最需要思考与筹建的军事能力,倒未见得一定得是「性攻击」或「远程」的武器或兵力,而是美军在以往台海军事评估报告中所提到过的所谓「扰断性能力」(Disruptive Capabilities)。也就是,足以在共军犯台各个阶段迟缓其调用兵力速度、破坏其作战步调、阻挠其对我施加兵/火力力度、削弱其对我战情(或战损)之掌握、从而打乱其整体用兵规画,并大幅度的扩大其对台动武之代价暨不确定性风险,从而强化吓阻,保障和平稳定。但筹建这样的能力是需要大量专业、人才、资源投注、有程度有魄力的主事者、长期努力并假以强韧政治支持的。徒有文辞华丽的政策宣示终必无济于事。

好文推荐

梅复兴/萨德、朝鲜半岛与台湾

梅复兴/爱三飞弹捉襟见肘的省思

梅复兴/川普就职对台军售:有利!

►►►随时加入观点与讨论,给云论粉丝团按个赞!

●梅复兴,台北出生,祖籍湘东,旅居美国。长期钻研国防,娴熟美台安全关系。曾创办并主编《 台海军情》电子期刊,现为台海安全研析中心主任。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88论坛欢迎多元的声音与观点,来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