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心丝虫别铁齿!内外虫虫危机帮狗狗「一块」解决
▲里里外外为狗狗准备好防护,才能放心让牠尽情玩耍!(图/示意图/pixabay)
消费中心/综合报导
多数狗狗爱出门放风,但有些饲主担心狗狗在外面逛啊逛,就带着跳蚤、壁虱回家,不只狗狗被叮得痒痒,大家也都跟着遭殃,所以对于外部驱虫的防护,通常都做得滴水不漏,但少数饲主却疏忽了「肠道寄生虫」以及可怕的「心丝虫」,也有可能侵入狗宝贝体内。
肉眼看不见的心丝虫,被许多饲主视为「头号敌人」!根据2015年中华民国兽医内科医学会的调查显示,台湾家犬心丝虫盛行率高达23%,可说每四只狗狗就有一只感染心丝虫。中研动物医院杨孝柏医师表示,虽然这个数据比起1990年代已少了将近四成,可见近年预防、宣导的成效,但以他接触过的狗家庭来说,还是有约两成的家长,忽略这个随时有可能夺去毛小孩生命的心丝虫危机。
让饲主降低防备心的原因,就在于心丝虫都是经由蚊子叮咬而感染,因此杨孝柏医师就常听到「我家狗狗不出门」、「我们家都没有蚊子」等理由,却没想到气候温暖潮湿的台湾,整年都是蚊子活动的季节,即使狗狗不出家门,蚊子也有可能趁着饲主开门时偷溜进家里、叮毛小孩一口。
▲很多人以为狗狗出门才有机会得到传染病,其实在家也是会有感染内外寄生虫的危机!
心丝虫之所以让多数饲主听了就头皮发麻,原因就在于,心丝虫幼虫会借由蚊子「进驻」到狗狗体内,约一到两个月发育为成虫,牠们多数寄生在心脏或肺动脉,时间一久、繁殖数量增多就会破坏心肺功能。杨孝柏医师也表示,临床上也遇过心丝虫寄生在肝肾,然而不管位置如何,都会带给狗狗致命危机。
感染心丝虫的狗狗初期不会有症状,直到饲主突然发现,狗狗以前可以玩半小时,现在走十分钟就想休息,体力大幅下滑,之后再有咳嗽、消瘦、贫血、腹水等症状时,通常已到中末期,就算施予药物,还是有很高的风险,会在治疗途中造成血栓或肝肾功能受损。杨孝柏医师解释,「抽血快筛确认感染后,通常我们会先做心脏超音波,确定适合牠们的治疗模式,以免造成狗狗身体负担,有时候甚至需要动手术直接把虫体抓出来。」这几年治疗犬心丝虫的方式逐渐成熟,也有不少狗狗康复的案例,但杨孝柏医师还是苦心奉劝饲主,可以避免的事就要事先预防,千万不能拿狗狗的健康赌运气!
▲感染心丝虫的狗狗,血液中可能出现微丝虫。若再经由蚊子吸血传播,会造成更多宠物感染。(图/中研动物医院提供)
「预防心丝虫药建议每个月吃一次,而且,因为一个月差不多是幼虫即将变为成虫的周期,一旦没有定期喂药,心丝虫抓住机会长到成虫,药力就没效了。」预防心丝虫的药物可分为滴剂和口服两种,杨孝柏医师提醒若狗狗出门爱玩水或经常洗澡,滴剂用药很容易被洗掉,降低杀虫效果,建议就可改用口服,现在更有添加牛肉风味的口服锭,让狗狗「哈姆哈姆」吃光光。「以大厂的『全能狗S』来说,就是口服用药,除了可以预防心丝虫,常见的肠道寄生虫,像是蛔虫、钩虫和鞭虫都能有效清除,同时也可以摆脱跳蚤、壁虱感染问题,一个月口服一颗,寄生虫问题一次解决。」
▲喜欢玩水的狗狗,使用滴剂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此外,不少饲主会有「一个月吃一次药,会不会影响狗狗肝肾」的疑问,杨孝柏医师释疑,「目前临床上并未有吃了心丝虫药导致肝肾功能异常的案例,而且这些药物在上市前要花3年以上的时间进行实验、观察副作用,才可以登记成功进而上市开卖,如果因为这些无谓的担忧,反而让心丝虫有机可趁,相当不值得。」最后,杨孝柏医师也强调,狗狗吃预防心丝虫药以前,一定要先检查是否已感染,先治疗再同时搭配预防药,才是真正的治标又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