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聞「米酵菌酸」色變 農業部:鳳梨、杏鮑菇、木耳從未驗出
农业部强调,凤梨、杏鲍菇、木耳从未验出米酵菌酸。图/农粮署提供
台北信义区百货内素食餐厅「宝林茶室」爆发大规模食物中毒事件,国人闻「米酵菌酸」色变,农业部农试所专家强调,国内未曾出现在凤梨与杏鲍菇检测出米酵菌酸报告,也未有唐菖蒲伯克氏菌椰毒病原型存在台湾农业生产环境并造成作物病害的纪录,民众不用过于恐慌,可安心食用国产农产品。
外传凤梨与杏鲍菇检测出米酵菌酸,以及木耳可能遭受唐菖蒲伯克氏菌椰毒病原型(Burkholderia gladioli pv. Cocovenenans)感染。
农业部指出,唐菖蒲伯克氏菌有4种病原型,可产生米酵菌酸者为唐菖蒲伯克氏菌椰毒病原型菌(pv. cocovenenans),不会危害农作物,因此国内目前没有危害农作物的纪录。
农试所表示,过往国内有危害唐菖蒲、蝴蝶蘭 、山苏、凤梨及杏鲍菇等作物的纪录,该菌依据其病原型可分类为唐菖蒲病原型、洋葱病原型、洋菇病原型等3个病原型,这3种病原型菌不会产生米酵菌酸,也不会危害人体。
根据农试所菇类专家指出,要产生米酵菌酸的条件较为严苛,除须有唐菖蒲伯克氏菌椰毒病原型外,需在特殊环境条件下发酵,如温度须控制在摄氏22至33度、酸碱值中性、含盐量2%以下并含脂质的食物中,发酵1至2天才会产生,并非木耳本身就会产生此毒质。
专家表示,在台湾国产的木耳主要以鲜销产品为主,不需要特别泡水来处理,因此选用国产鲜销木耳,只要用水将进行外部清洁即可,而若针对干木耳,在其泡发过程,建议应多次换水,以避免微生物孳生。
专家说,除唐菖蒲伯克氏菌椰毒病原型过去并未有造成作物病害纪录之外,加上国内菇类多数利用环控栽培,且优质农产品皆有通过生产履历,在食用上具有安全的保障,因此民众只要选择有3章一Q的优良农产品,并透过适当保存与调制,不需要担心会受到污染而所产生米酵菌酸的危害。
农试所专家强调,国内以往并未在凤梨、木耳与杏鲍菇检测出米酵菌酸的报告,同时也未有唐菖蒲伯克氏菌椰毒病原型造成作物病害的纪录,呼吁民众不用过于恐慌,可安心食用国产优质农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