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10余优秀博士被卡学位 因制度太"丑陋"

研究生不发论文就能毕业 好不好?

新华网讯  发生在南开大学教授卫东和他的弟子之间的故事,起初是平凡无奇的,后来则成为令当事人“心情复杂”的极端事例。这位颇有声望化学家7年前开始在南开大学招收博士研究生,然而迄今为止,10多名毕业生中没有一名能够正常获得学位

毕业三年后才被授予学位

在争取了十几个月之后,30岁的白迎军6月底终于拿到了那本粉红色博士学位证书。他将其放到一边,没向家人展示。“它代表了一段痛苦的回忆。”他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这样形容。这段回忆包括:他的父亲去世之前,没有见到这一纸证书。

白迎军是与其他4名同学同时获得学位的。他2005年师从李卫东,2010年博士毕业,截至今年6月,学位证书迟到了18个月。但与学长多维国相比,这些等待不算什么。

2002年入学的多维国,2005年转至李卫东门下,2008年6月毕业,2011年12月才被授予博士学位。多维国等了3年半,他说,“就算再读一个博士学位,也该毕业了”。南开大学博士生的基本培养年限是3至4年,最长不超过6年,硕士-博士连读生的培养年限最长不超过7年。多维国一度担心,自己超过最后年限两年,恐怕丧失了学位授予资格。

事实上,他的学术水平并不逊色于人。在2008年5月23日博士论文答辩那天,来自北大、清华等校的5位答辩委员会成员,一致认为他完成了一篇“优秀博士论文”,建议南开大学学位委员会授予他博士学位。可他只能黯然带着毕业证出了校门

因为南开大学规定,博士生须有公开发表的科研成果,方能获得学位。为了“坚持高水平的学位授予标准”,该校自2002级学生起,要求博士生在学期间至少要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两篇论文,其中自然科学学科博士生至少要有一篇论文发表在SCI(美国“科学引文索引”)或EI(美国“工程索引”)的索引源刊物上。

类似标准并非南开大学独有。自上个世纪南京大学将SCI论文引入学术评价体系之后,这个英语缩写已在中国学术界耳熟能详。SCI论文成了教师评定职称、博士生申请学位的重要依据。

多维国就卡在了这上面。他毕业时,他与导师合作的论文没有投稿。2009年,李卫东将论文先后投给了两家化学界的著名期刊,均被拒绝。

多维国多次向导师表示,自己不在意期刊的档次,只希望尽快发表,以便尽早拿到学位。导师则答复,研究工作仍在进行,一有新的结果,马上就投稿。2011年6月,论文刊发在美国的《有机化学通讯》上。

根据南开大学的规定,如因特殊情况论文未能发表,可以先毕业,待论文发表之后再行审批学位。可多维国已经超期,2011年的这篇论文是否有效,他并不清楚。而这是李卫东在南开大学指导的所有博士生发表的惟一一篇论文。

对于校方将学位与发表论文捆绑在一起,“我不是反感我是逆反”

多维国之后,陆续进入毕业季的学生们,在学位压力下,都就发表论文之事催促过导师。他们都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从评语来看,他们的毕业论文,要么是“高水平”,要么是“优秀”,最次也是“合格”。答辩委员会均建议校方授予他们博士学位。

“我认为我的学生完全达到了博士学位的标准。要不然我怎么会同意签字让他们毕业呢?”李卫东教授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我拍着胸脯说,每个学生都非常优秀,我对他们非常满意为他们感到骄傲。”

李卫东说,我国的学位条例从来没有要求博士生毕业要发表论文,各个单位自设门槛,这种做法是“丑陋的”。

现行学位条例规定,博士学位的授予条件是,通过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但1995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研究生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应要求博士生在学位论文答辩前已有在学习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或取得经过鉴定的科研成果”。

李卫东称,他在哈佛大学做过3年博士后研究,只知导师同意、答辩过关,即可授予学位,这是“常识”,从不知“世界上还有第二种标准”。

学位与发表论文捆绑在一起的做法,令他“极其反感”。“我不是反感我是逆反。”他纠正自己说。

在他看来,卡住自己学生的原因,大家“心知肚明”。只要校方相信导师,相信担任答辩委员会委员和论文评审专家的校外顶尖同行,依据学生的研究成果而不是论文发表情况,正常授予学位,同学们的烦恼就不会产生。

“我感觉到羞耻和尴尬的是,他们不相信我可以,不相信学生也可以,连我们国内最顶尖的同行也不相信,看都不看他们的意见!”

学生的痛苦导师不曾经历

李老师不停地给我们希望。”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学生私下埋怨,他总是客客气气的,劝同学们耐心等待,论文总会投稿和发表。在学生们的印象中,李卫东教授从来没有表示拒绝投稿,然而希望一再破灭。

他们一再向中国青年报记者强调,并不愿意抱怨导师,不想对老师显得不敬,“不愿意给任何人带来伤害”。然而他们的压力太大了。

“我们没有拿到学位,人家会以为是我们自身的原因是不是我们干了这几年没有任何结果?”一位同学说。

由于没有学位,多数博士的学术之路被堵死。几乎所有高校科研院所招聘时都要看学位证,而且多数只招收应届毕业生,申请做博士后同样需要学位。很多人去了企业,然而在那里,又面临着拿不到博士补贴等种种歧视。

白迎军说:“因为学位,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道路都改变了方向。”在他看来,更重要的是那种精神上的压抑,别人总是风言风语,猜测他们拿不到学位的原因。这些年轻人已届而立之年。他们的痛苦是导师李卫东不曾经历过的。李卫东是教育部首批“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受聘那年他31岁,是最年轻的长江学者。

44岁的李卫东1993年从兰州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他仅用4年时间就完成了硕士和博士学业,期间发表了许多篇学术论文。他的南开大学同事、兰大校友朱晓晴教授对记者回忆,他当年是“风云人物”。不过李卫东强调,自己的博士学位与发表论文无关。

当初,学生们也是冲着李卫东在学术界的口碑投到他门下的。

下一页:校方破例颁发学位,李卫东停止招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