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肉面巷 民国风光──大杂院里乡愁百味(上)
50年代东门城。(作者提供)
老王记小馆旧菜单看板。(作者提供)
50年代东门市场一景。(作者提供)
50年代东门市场内老王记小馆。(作者提供)
革命的背影
话说从前的台南县乡下有个五百多户的大眷村──影剧三村,村子里有个大嗓门的怪爷爷。
这梅爷爷个性直率刚烈、爱憎分明,遇上不满意的便当面斥责、不留情面,村里谁对他都不免又怕又敬。敬的是老人家极好学,天天黎明即起写大字、扭开收音机学日文。国学底子深厚,嗜读政治、军事、战争和古典文学。还疼小孩,特别是自家的孙子辈,老让他们上村里张家小舖赊帐买零食、买包着酸梅的大圆圆糖。「去买去买 ! 签一千签一万,有爷爷来还。」
大热天的,老爷子上身赤裸、下半身着半筒裤,拿起拐棍来意气风发,指点江山,仿佛有诉不尽的兴亡感慨。村人说那是革命的背影。
梅国石志士,湖北黄梅人,生于民前十八年(1893,光绪19年,与宋庆龄、毛泽东同年),十五岁以博士弟子员资格就读湖北普通中学堂,因痛恨清廷腐败,遂与同学发起「救亡社」,积极鼓吹革命。辛亥年(1911)阳历十月十日,正值其十八岁生日当天,武昌起义爆发 ! 先生毅然加入独立学生军,守备湖北藩库,维持革命战果。民国肇建,获副总统黎元洪赏识,选送保定军校第四期深造,分发第三期广西学长寝室,与白崇禧睡上下舖,建立深厚情谊。
民国十三年随孙中山督师北伐,六月黄埔军校(后称中华民国陆军军官学校)开学,出任中校教官,与周恩来等人同事。民国十五年再随校长蒋中正率军北伐,此后历经对日抗战、国共内战,民国以来历次重大战役,先生可谓无役不与。内战期间任职广西绥靖公署少将高级参谋,之后转进越南,民国四十二年方以富台计划返台,勉扶病躯与家人团聚,旋申请除役获准。
这位好拿大碗公吃饭、最爱家常大肉丸的梅将军毕生以清刚风节自励,将一身的革命情操,尽付与后辈儿孙。长子孟晋,黄埔十五期;次孙悟轩,陆官四十三期。而梅家有两位姑娘,先后远适新竹金城新村,牵系出一段段黄埔子弟的因缘。
■那些年的黄埔子弟们
先是次女梅双珍,与湖北应城程仲宇上校(黄埔十六期)结为连理。接着她又巧扮红娘,为视如己出的大姪女(梅将军长孙女)淑慧,相中了同村青年军官张兰澄。
张兰澄(陆官卅七期)的父亲张联枝将军(黄埔十期),民国元年生,河北武强人,军校毕业后至部队任官,抗战中曾参与石家庄、武汉等重大会战。后随陆军大学迁至新竹市东门国小,民国四十年陆大毕业后跟着部队四处移防,夫人则带着孩子们赁居新竹。民国四十七年金门爆发八二三砲战,张将军时任少将副师长,浴血沙场。在金防部司令官胡琏将军安定军心的指令下,次年金城新村建成,张家这才安家落户。
顺带一提,张家仨子女皆以出生地命名 : 老大兰澄,生于江苏江阴,江阴简称「澄」;老二兰埔,广州黄埔;三女诞生于新竹,芳名自然是兰新了。如此命名,常蕴含家族迁徙的路线,或父祖戎马转战的标志,最后落地生根、安居宝岛的烙印。如此命名,成为彼时眷村或外省第二代子女身上,常见的生命密码,深具时代意义。(不妨再猜猜风城其他人名 : 邬沪生、吴穗贤、李台生、杨凤愚、刘金屏、李新生、王思新、郭竹源、魏竹秀......)
在新竹除了关东桥部队和金城新村,梅教官不知道他的黄埔学生们(识与不识或教没教过的),还分别落脚在育乐巷、陆军眷村,以及县党部大杂院的里外周遭。
张灯结彩喜洋洋,胜利歌儿大家唱,唱遍城市和村庄,台湾光复不能忘。
不能忘,常思量,不能忘,常思量。国家恩惠情分深长,不能忘。
光复后的大新竹县延续日治时期新竹州的版图,因幅员广阔,县治且一度迁至桃园镇。这幢欧洲古典样式的红砖建筑配置罗马式的拱门入口,气派庄重典雅,头上却戴着日本式黑瓦的帽子。昔日的新竹市役所,改设为中国国民党新竹县党部。入口拱心石原与上方缀有缎带捆绑的花冠环组合成火炬,隐喻军国主义之胜利,业已改换成青天白日国徽。
张世勋,民国五年生,出身湖北汉阳。黄埔十六期毕业后奉派筹组湖北地方团练,任中校团长,积极抗日。胜利后返回武汉,购置一间相馆一爿纱厂,决心实业兴国。谁料赤祸袭来,一次侥幸躲过共党对地主与资产阶级的搜捕,连夜孤身潜往香港调景岭。做了两年苦工之后,才得到舅舅协助,渡台成婚,另开人生新页。
他的眷舍分配在北大路育乐巷,每天骑脚踏车往市中心的县党部上班。隔壁邻居、神秘的黄埔前期生钟将军由情报系统转任县党部顾问,偶尔同他一道上班,午休时两人习惯回家吃家常饭菜。浑不知县党部后方的大杂院与长巷周遭,已然四面移民杂处、八方风味云集,更不晓得有位黄埔学长,在此卖起了牛肉面。
■县党部大杂院
民国卅八年,四川江津来的文相如流落风城。他本是黄埔早期军官,毕业后随部队南征北讨,来台后这烈性的矮汉子竟一气销毁军籍、勋章、党证等所有资料,更拒领退休俸,立志一切从头再起 !
他寄身中正路美乃斯旁一条狭长蜿蜒的活巷中,这里地处闹区,周边机关林立,商肆密迩,巷内又有县府宿舍、党部单身宿舍。奔国府迁徙而来的大陆移民,一时苦无栖身之所(包括挤不进眷村或各种公家宿舍),多有在此搭棚做起小营生的,或竟加盖木屋临建,一家老小、同乡袍泽皆随遇挂搭过日子。除了南腔北调、东酸西辣,活脱脱一处充满人间烟火气的北平胡同大杂院。
这些年来文相如蹬三轮、打零工、卖枝仔冰,成了沉默寡言、谜一般的人物。夜里下工他从东门城沿着护城河走回,经过那一排铁路局高级宿舍,一幢幢日式木造房舍还带着小花园,此时炊烟已散,笑语欢声仍在。真想家呀 ! 走到巷尾的复兴小吃店,江苏盐城解根山一家开的,找来一批北方老兵帮忙,卖烧饼、油条、锅贴、蛋饼、豆浆、水煎包,样样是做工扎实、美味道地的早点 ! 隔街对面是记者公会,沿墙一溜儿都是他们苏北老乡的小食摊 : 陈步彦的蟹壳黄和甜、咸烧饼;断手老王的火烧、杠子头;杭正富的水煎包。进巷右手边儿是小北平,河北老涂夫妻俩一手好厨艺,早上卖豆浆朝食午晚卖各式炒菜饭面,前阵子首开风气添了女招待,生意愈加红火 !
吃归吃,他同这票人搅和不到一起。听说老解和那些同乡(包括那个会武术、后来到锦华市场开王记酥饼的王寿元)抗战时投身「海上龙王」高大队长麾下,战时游击平时劫掠,抢劫倒比抗日多,这群四海为家的散兵游勇好吹嘘、好场面、好讲江湖义气还好赌,说白了就是匪气十足 ! 他在麻将声中掩耳快步通过。
接着是卖海鲜、客家菜的客婆楼。斜对过县府彭科长家传来一阵阵琅琅读书声,间杂着绣学号的织机声,听说客家人课子甚严,看来不假。拐弯处有间上海生煎包,油豆腐细粉、生煎包一干江南细点那叫油滑爽口、芳香醇厚。老姚浙江绍兴人,娶了个客家太太,一辈子勤勤恳恳,活到九十岁了还在干活。
对面是老张的大陆春,专卖生牛肉,后来也经营面店和便当生意。旁边是陈家炸油条,全盛时几乎供应全市早餐店所需。店前有老丁烧饼的摊子,老丁早上在这支起内糊红土的大油桶,炭火烤出来的烧饼和葱油饼,都是层次分明、喷香四溢。
再往前走,是本地泉州人吴家经营的红木早餐店,卖自家磨制的香浓豆浆,搭配趸自巷内的陈家油条、老逄山东烤饼,生意不恶。别看这海军退下来的老逄整天「狗日的」、「狗日的」乱叫,那一手菱形贴炉烧饼却是道地正宗。
而这些都不是他乡愁的味道。(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