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退休储金条例通过 最高月领3万7
立法院会22日三读通过农民退休储金条例,关键条文是农民与政府的提缴比率,最后表决通过民进党团版修正动议,国民党团举牌表达不满。(张铠乙摄)
立法院22日三读通过「农民退休储金条例」草案,农民退休保障水准提升为「老农津贴」加上「退休储金」,让农民可以是项「职业」,可与其他行业退休人员一样享有适当的生活水准保障,并鼓励青年投入农业生产;农委会主委陈吉仲表示,这是台湾农民史上的里程碑。
「农民退休储金条例」是包含「老农福利津贴」跟「农民退休储金」的退休储金制度,农民跟政府共同按月提缴至个人专户,农民年满65岁时,依照个人专户累积的本金、收益,按月请领退休储金。
该条例指出,农民每月可自愿提缴1至10%的农退金,若以基本工资提缴10%计算,30岁起月缴2380元,政府也1比1按月提缴,既有「老农津贴」7550元加上「退休储金」,65岁退休时可月领3万7027元,40岁开始提缴的话则可领2万4416元,农民也可依照当年收成情况依意愿调整提缴比例,一年可调整2次。
陈吉仲表示,「农民退休储金条例」预计2021年1月1日施行,第一年保守估计有6万农保被保险人参加,以基本工资配合存缴比例10%来算,第一年政府负担经费约17亿元,在农委会今年编列的1600亿预算中足以应付。
由于「农民退休储金条例」制度是以老农津贴为基础,也就是参加农保且年资合计达15年,另外依照农民退休储金规定,农民退休储金可领到85岁,若85岁前去世,个人专户腾余金额将由遗属或指定请领人领回。
陈吉仲说,「老农津贴」及「退休储金」双层式老年农民经济安全保障制度,一方面老农退休后可享有适当的生活水准,也鼓励年轻人投入农业生产,间接促使老农退休及活络农地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