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拟推AI法 惹业界反弹
欧盟近日提出全新法案管制人工智慧(AI)的应用方法,假设立法过关将成为全球第一套管制AI的法规,但企业担心新法增加AI使用成本,限制欧盟科技创新。
欧盟21日提出的最新法案将AI应用方法依风险高低分类,其中高风险AI应用涵盖重大基础建设、大学入学筛选系统及银行贷款审查系统等。根据新法,这类高风险AI应用将受到欧盟严格监管,违法企业最高面临全球年营收6%的罚款。
除了加强监管之外,新法更将禁止特定AI应用,例如警方追查犯人时惯用的远端生物辨识系统,或是能够读取潜意识的AI技术。
掌管竞争事务的欧盟执委会执行副主席维斯塔格(Margrethe Vestager)表示:「欧盟新法是针对AI特定应用所带来的人类及社会风险。我们认为这方面的监管是当务之急。欧盟将提出全球第一个AI法规架构。」
这项提案立刻引来业界反弹。欧洲资料创新中心政策分析师穆勒(Benjamin Mueller)表示:「新法将提高欧洲AI研发成本及技术挑战,到时中、美将笑看欧洲打压自家新创企业。」
以近年广泛应用的脸部辨识技术为例,新法规定企业在球场或商店使用脸部辨识侦测人群前,必须先向主管机关提出法规遵从报告,详述脸部辨识系统如何取得资料。
国际隐私权专家协会副会长堤恩(Omer Tene)认为,2018年欧盟通过《一般资料保护规范》后已经增加业者成本,日后若再加上新的AI法规,只会让业者更吃不消,因为科技公司必须聘请专攻AI法规的律师来确保一切合法。他表示:「以后律师费将多出一倍。」
另有人士批评新法漏洞百出,实际效果有待观察。新法禁止警方在公共场所使用即时远端生物辨识系统,但在寻找绑架人质、恐怖份子或其他案件嫌疑犯时不受此限。
非政府组织「欧洲数位权利」政策顾问钱德(Sarah Chander)表示:「法规例外情况实在太多,反而失去禁止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