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体温200年下降0.4℃?  研究:慢性发炎减少平均寿命提高

分析200年间677423笔体温测量数据,发现人类体温降低了0.4度。(图/记者杨钧典翻摄)实习记者简立宇综合报导

200年前的人类体温比现在高了0.4度?体温低造成基础代谢率下降,不但会让热量消耗慢,还可能让免疫力下降。美国丹佛大学医学院教授朱莉帕森内特(Julie Parsonnet)和研究团队发现,自19世纪以来,美国人平均体温在短短200年间下降了0.4度,从摄氏37度降到了36.6度。

早在200年前科学家就为人类体温制定标准。1850年代卡尔•温德利希(Carl Wunderlich)测量25000位病患的体温后,将人类正常体温定在摄氏37度。然而在1992年,马里兰大学学者(Philip Mackowiak)认为卡尔使用的温度计和现代不同,重新测量148人得出平均36.8度的结果

无法得知前人研究的差异是因为温度计,还是因为人体真的「变冷了」,帕森内特重新分析美国三个不同时期的数据:南北战争退伍军人(1892~1930)、国家健康影养调查研究(1971~1975)、史丹佛医疗保健资料库(2007~2017),总共677423笔体温测量数据。

研究团队调整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以及每日时间差距,发现出生于19世纪的男性,体温比现在高了0.59度;1890年代出生的女性体温也比现在高了0.32度。平均每十年体温就下降0.03度,因此现在美国人的平均体温约是36.6度。

研究表示,表示19世纪的平均寿命不超过40岁,平均体温较高可能代表他们身体一直处于「慢性发炎」的状态。因此现代人体温下降,可以用「代谢率降低」、「能量消耗减少」来解释,因为人体发炎减少了。▼病毒示意图。(图/取自免费图库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