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宗海/究竟蔡总统过境美国得到什么?

邵宗海/政治大学中山所教授兼所长、文化大学教授社科院院长、澳门理工学院名誉教授,抱持「只写我相信而且有佐证的事实」理念写作。

英文已于7月11日启程出访加勒比海4国友邦,进行「自由民主永续之旅」。行程中尚有4天仍然是循以往过境美国模式,在去程时停留纽约2天,回程时也在丹佛多待2天。

根据媒体报导,这次跟以往不一样的地方,是美方同意蔡英文与媒体公开的茶叙,若对比过去是「在出访友邦行程告一段落后」才会举行的模式,此次蔡英文可首次在尚未返回台湾之前,就可以在丹佛举行。

从2017年蔡英文出访南太平洋地区友邦,当时过境美国,美国同意开放让台湾随团媒体随行采访,但同时也要求随团媒体,必须等到专机离开美国后才能发稿。2018年8月蔡英文前往中南美洲访问,那次是选择过境洛杉矶,美国再次放宽限制,允许随团媒体可与蔡英文下榻同间饭店,而且在公开行程中也可对媒体讲话,并让随团媒体即时报导。当然,比对过去例子民进党当局自然会有美台关系已有「突破」的感觉。

美台关系的发展是否就此趋向上升与深化?从形式上来看,答案或许是肯定的。譬如说,2019年5月23日,美国联邦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亚太小组主席德纳曾再度提出所谓协助台湾维系邦交的「台北法案」,这项法案是他与另外3位同党及民主党籍参议员于5月4日首度共同提出。而且,贾德纳也曾在今年4月领衔提出「重新确认美国对台湾及对执行《台湾关系法》之承诺」决议案,这项决议案4月30日在参院获得一致同意通过。众议院则是到5月7日下午才正式全院通过《2019年台湾保证法》与《重新确认美国对台及对执行台湾关系法承诺决议案》。如果只看国会行动,或许是可看出美国有意升高对台安全保障的承诺。

但是行政单位是否会全部「点单全收」,其实还是存有辩论的空间。我们可提出几个例子,特别是这些发表者的看法又是出自于美国对台湾最为了解的外交官。譬如,前AIT理事主席卜睿哲在2月11日曾发表公开信说:美方对台的防卫承诺「从来都不是绝对的」。而现任AIT的理事主席莫健,更在2018年9月12日「全球台湾研究中心」的年度论坛上强调:美国对于实行《台湾关系法》的承诺坚定,但也提醒这项承诺本身,并不能在愈来愈复杂的两岸环境下保护台湾,台北必须尽其所能投资在吓阻侵略的能力。若再加上美国国防部亚太安全事务首席助理部长海大卫在2018年10月28日至30日的「美台国防工业会议」发表演说中,呼吁台湾须拥有足够的资源来落实现代化,提供必要的资源、人员与训练,以遏阻入侵。

从这些谈话可以充分说明,美国固然会关心别人,但大多要别人自我警惕。虽然也对台军售,但武器质量完全无法抗衡中国大陆。从历史经验来看,美国不太会反省问清自己到底会做什么,譬如说,政策上「企图让中国大陆明确知道,这些行为不会是零后果」,但后续美国是否会有些行动来凸显这个结果?看来最后可能也只是「说说」而已。

热门推荐》►台积电只能自谋出路吗?

►美国拉抬「辣台妹」是福是祸?

►看更多【邵宗海】专栏

►随时加入观点与讨论,给云论粉丝团按个赞!

●本文获作者授权,转载自中国时报》,请勿直接转载。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云论》提供公民发声平台,欢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请点此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