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国民党被抬离议场之后
国民党刚刚输掉高雄市长罢免案,接着陷入两岸论述内争;立委奇袭占领立法院议场,不到一天就被民进党立委强攻破门,清场破功;同一天台中市议员黄健豪抗议台中火力发电厂重启燃煤机组,绝食超过28小时昏倒送医;高雄市长补选最新民调显示,陈其迈支持度54%超越国民党李眉蓁的22%。国民党输掉总统大选后,支持度腰斩,坏消息接二连三,这个在台湾长期执政60年,民主化下台后又上台,继之又失去政权的老牌政党,还有机会再次执政吗?
以反对陈菊担任监察院长为由发动的占领议场行动,虽然没有想像中的惨烈,但论规模场景、戏剧性与冲击力,绝对盛大热烈,涉及的角色又是总统、高官与立委,得到主流媒体的关注本就理所当然。倒是发生在台中的抗议中火重启案,影响攸关中部4县市数百万人的健康,比起台北那些高来高去的监察院人事、宪政机关存废议题,应该是更为接地气的民生问题,但从政府到媒体甚至到一般社会大众间,似乎并未得到该有的重视,这就令人不解了。
更令国民党难堪甚至无力的是,这两项抗争行动并非没有同党民代与支持者声援,而且硬的抗争如占据议场,软的如绝食抗议,如此硬的、软的抗争都用上了,也展现出相当的决心与意志力,却仍是反响有限,无功而返,还被民进党支持者嘲讽「画虎不成反类犬」,除了怪民进党又狠又精之外,若连民意也不买帐,想作好制衡监督力量的国民党今后将何处着力?又如何使力?
从好的角度看,国民党长期执政,没有「抗争」基因,占领议场行动虽功亏一篑,但可以视为新主席为新国会蓝军练兵的一次出击,也相当程度凸显了陈菊不适任监察院长、民进党鸭霸包庇的恶劣本色,不必因某些嘲讽而怀忧丧志,而应当成经验与教训,从中吸取成长的动力与智慧;因为后面还有漫长的路程要坚持贯彻,必须在不同阶段积小胜为大胜,适时展现不同的作战方针与步骤。
此次蓝军行动受挫的原因外界已多有评论,无庸赘言,但凡事往往利弊互见,而且事后诸葛当然好说,要想奇袭固然会因此联系与宣导都不够,导致续航力不足,但反过来做也有可能因此走漏风声,连奇袭也发动不了。
说穿了,其实是蓝绿两党的政党本性根本不同,民进党过去长期在野、草莽街头出身,要论国会肢体对抗的实战经验,更远比国民党剽悍娴熟;这绝不是过去讲究身段、装腔作势、阴柔斗争的国民党想学就学得来的,或者嘴巴说要耍狠、赶紧去练拳练体力,以为抗争就是硬碰硬蛮干,结果就是东施效颦半吊子。
从30年前立法院出现「肢体语言」至今,台湾民众看尽国会烟硝烽火,各种花招手段,早已司空见惯,反对党抗争必须有意义、有道理,先与民众沟通,取得社会支持,如果只是迷信冲突、为冲撞而冲撞、议题炒冷饭,效果只会递减,甚至连作秀都达不到。反过来看民进党两度执政后,姑且不论其如何专权独霸,但作为执政党却是「转型」成功,面对蓝军立委攻占国会议场,府院先是不动声色冷回应,另一方面绿营立委则闪电出击、破门清场,不动用警察权,既维持住「国会自主」的底线,更及时阻绝了群众攻进议场的更大危机。
先强化社会的参与认同
国民党必须厘清的两点,一是社会形象既然不适合走街头或抗争路线,自己的长处与优势是什么?如何凸显出来?二是短期的战术要训练、进化,长期的战略、论述主张,更需要经营开拓,武斗不可缺、文斗为张本,两者要搭配为用,虚实相应。
民进党占尽主场优势,除了包山包海的党政资源、威权掌控,绝大多数媒体都被其收编控管,加上令人闻之色变的网军,如果国民党陷在这个迷障罗网之中,只是跟着新闻热打机遇战、等着民进党出包或贪腐再出击,这种寄托在对方犯错而翻转的被动思维,不仅格局受限,也将使台湾永沦政党恶斗的漩涡之中。
距离下次关键选举还有2年,国民党不要急,先关起门确定生存发展大战略,以长期战略思惟为本,强化社会的参与认同,再展开战术打击行动,才能有力且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