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钱景不明,政府还在眼睛业障重
朝野因肺炎疫情纾困应否发放现金而对立,双方难免有各自政治利益的纠葛,但最主要还是对台湾经济受冲击的严重程度有不同的判断,因而对该采行的对策产生歧见,媒体及社会大众不需要从政治斗争角度出发,应持就事论事的态度。
蓝营要求大规模发现金,可能让绿营觉得太过超前、杞人忧天,但就像疫情发生之初,政府超前部署,断然暂停大陆航班一般,若发现过当马上恢复即可,好过万一部署落后带来巨大损失。同样,经济超前部署可防止经济失速下坠,胜过万一部署落后造成经济崩跌、企业倒闭、失业率骤增、犯罪率高涨、社会动荡,况且,若真超编了预算,会有不用的预算归还国库,不至于有太大损失。抗疫前景不明朗,以超前部署为佳。
疫情在全球普遍恶化,各国际机构纷纷调降全球和主要国家的经济成长预测。国际货币基金(IMF)将全球今年的经济成长率调降到-3%,对台湾更降到-4%,引起国内一片哗然。政务委员龚明鑫认为这是不可能的,因台湾今年第1季成长率1.8%,第2季就算零成长,除非第3和第4季都低到-8%或-9%,否则不可能低到-4%。他认为,亚洲开发银行日前公布的预测,台湾由2.0%调降到1.8%,是比较可以接受的数据。衡诸央行的最新预测1.9%、宝华综合研究院的1.5%,国内景气确实不需要那么悲观。近期无薪假人数虽然增加,但失业率3.7%,6月后估计约4%左右,不算严重。
然而,必须提醒政府,这次「疫情经济」和过去的经济衰退非常不同。亚银公布是在4月3日,宝华研究院是在3月25日,央行估计更是在3月19日,但疫情发展却可谓一日数变,日本疫情是在最近才急遽恶化,随后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美国和其他各国更激烈的管制,也都在这半个月内陆续推出,各种经济预测的基础其实可能都过于乐观,台湾也是在这1、2周内强化了管制,要求有陪酒的特殊行业全部关闭,各风景名胜、游乐区、夜市、寺庙的入园停车和群聚要求控制在半数以内,消费正在进一步紧缩当中,难道不会进一步影响经济?
只要问问邻近的民生消费业者,都可发现他们正在遭受更大的冲击:计程车驾驶表示,2月分业绩已经只有往年的3成,3月分后更只有2成,因许多企业都改为居家上班,搭乘计程车者巨幅减少。高雄六合夜市的营业额遽降8成,40个摊商决定暂时歇业,包括具高知名度的挺韩大将杏仁哥。连医院也发生看诊者大减,台北市某医学中心居然以用药可能缺货为由,将3个月的连续处方笺减成单月,增加病患看诊次数来提高诊疗费收入。
财政宽裕可超前部署
当百工百业都因顾客要减少接触而减少消费时,经济还维持正成长的可能性其实很低。虽说,制造业产品出口可以避免接触,较不受疫情影响,但当全球主要市场都在负成长、所得减少时,期待他们对台湾制造品的需求不会减少,甚至还奢望出口增加来抵销台湾服务业消费的减少,有可能吗?制造业出口减少,可能需要几个月才反映,不宜看到数据尚可就产生幻觉。
若认清上述事实,再来思考发放现金一事,可能就比较务实。政府坚持发放现金将被储蓄而不利刺激消费,又说在野党坚持对年收入144万元以内的人发放,是让月入12万元的「高收入」家庭拿补贴,太过分了。
然而,参考美国和泰国做法,在野党的设计其实并不为过,美国本次肺炎纾困中,现金主要发给年收入7.5万美元以内者;若1家2位成年人工作,家庭年收入15万美元以内者夫妻都可拿到1200美元(外加每位孩童500美元)。15万美元是美国平均家庭年收入6万美元的2.5倍;对照台湾107年平均家庭可支配所得103.6万元,加上平均6.5%的所得税,还原为年收入111万元,144万元的排富标准只有平均家庭收入的1.3倍,比美国的2.5倍要保守颇多。泰国人均生产只有台湾的1/3,却对所有工作者提供现金每月约新台币5000元,连续3个月,总额约2000亿元新台币。
我们不希望走到这一步,但需做好准备。我国财政向来保守,财政相对宽裕,为何不对「经济病毒」超前部署,对政府服务的主人,也是预算的最终提供者「慷慨」些呢?纾困2.0预留了2000亿元的加倍空间,可尽速规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