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论广场》禁锢思想自由 科技领先只是笑话(吴子规)

特斯拉公司首席执行长马斯克通过视频方式出席2021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主论坛。(中新社)

1988年邓小平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此话不仅是当时的黄钟瓦釜,振聋发聩,而且历数十年而不衰,今天仍然引领和启发我们做更加深入的思考和探究。

正像所有的真理都可以证伪一样,邓公的名言也有探讨的空间。科学技术真有这样的神通,那么最早搞出四大发明的中国,就能把地球上的各大洋都变成她的内地湖泊;洋务运动则能将日本撵到天涯的犄角旮旯里去;改革开放40年后的今天,更可以将老美打得满地找牙。但实际上,中国不仅没有赢得这样的辉煌,而是在继续承受非常惨重的教训。

有人会说,因为中国的科技不如人家先进。此话一正确,那就要修正邓公的名言,只有最先进的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因为赢者通吃,次先进的科技都会被最先进的科技彻底灭掉。可见,科技的辉煌只是表象,决定它的最先进才是第一生产力。就像决定潮汐汹涌澎湃,浪花四溅并非它的本身,而是月亮的引力一样。决定最先进科技背后的月亮是什么呢?笔者以为是自由,这才是实现科技第一生产力最强大最持续的推动。

什么是自由呢,笔者仅做经验,而不是哲理的展开,那就是自由思想,自由表达和自由运用财富。如果没有自由思想,人们就只能在传统的窠臼中打转,发明了2000多年的火药,始终没法切换成TNT炸药。指南针只能用来看风水、测阴阳,而不会引领大航海。思想自由是一切自由的先导,没有自由思想的先行,科技领先只是不可能的笑话。只要规定有官方主导思想,那就根本扼杀了科技进步。北韩早就证明,与官方主导思想相伴的只能是饥饿和死亡,而不可能有晶片和可回收火箭。

思想自由需要表达自由的滋润,因为思想本来就是相互碰撞和激励的产物,失去自由的表达,思想无论怎样自由也一定走向死寂。不能设想在文革「千人一面,千口一腔」的环境中,能燃烧起自由思想的熊熊大火。思想和表达的自由要付诸实施,否则,没有相应的科技产品,也谈不上第一生产力。这就需要保障人们自由地支配和使用自己的精神和物质资产,如果美国将宇航定位在国家垄断的领域,禁止马斯克的民间资本和技术的进入,则马斯克,乃至美国的科研都无法占据世界的鳌头。

可见,只有自由,才能启动本地的、汇聚世界的人才,科技才能成为第一生产力。反之,人才凋零了,既不会有科技,更没有第一生产力。只要了解一点中国历次运动对读书人的整治,就肯定能理解,这个论断绝非虚妄。

所以中国的科技发明会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就是因为缺乏自由的平台。同样的印刷术,在欧洲被民间自由地用来推进宗教改革,结果印刷术日臻完善;而在中国被用来证明皇恩的浩荡,结果变成半死不活的存在。郑和远洋的宝船技术遥遥领先于世界,但皇帝的一声海禁就给全部销毁;哥伦布的自由探险则为蓝色文明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无需更多的例举,已经足以证明科技必须与自由结合在一起,才能开出绚丽灿烂的花朵,否则,它一定生的艰难,死的悲催。

在中国皇帝制度这棵大树上,太多科技只能像流星一样画过,突然让后人有太多对老祖宗辉煌的扼腕叹息,却无法成为第一生产力。可见,今天应强调构建自由思想,自由表达,自由运用财富的平台了。有了它,科技想不成为是第一生产力,也不可能;没有它,科技想要成为是第一生产力,也不可能。因为科技与研发它的人的命运都是悲剧性的。

探讨邓公高见的今天理解,无损于他当年提出的睿智和拿捏的精准。32年前民众脑子基本都被洗坏,大家只会背语录,而不会思考,如果邓公强调自由第一重要,他势必会被他所挚爱并竭力救赎的人民第四次打倒。所以他只说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能最有效地满足大众摆脱贫困的要求,凝聚人心,走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癫狂。更重要的是,他当年播下的就是龙种,今天和未来收获的则一定是比龙种还要宝贵和璀璨的自由精神。

(作者为大陆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