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论广场》没有三期试验的疫苗只是神话(郑慧正)

为「免疫桥接背书陈建仁:这是WHO的主张。取自陈建仁脸书

前些日子,媒体及网路民众教育成疫苗专家,就连「免疫桥接」(immune bridge)都可以朗朗上口,各有各的道理及其拥护者。没有数据支撑的科学神话,6月16日德国CureVac跌落神坛,应该给食药署很好的启示。

CureVac是何方神圣呢?创始人艾格玛(Ingmar Malte Hoerr)2000年创立公司,研发mRNA技术在疫苗及癌症治疗之应用并曾获诺贝尔奖提名,2015获比尔盖茨基金投资。去年3月川普在白宫游说将研发移到美国德国政府紧急透过银行注资3亿欧元才保住这家「护国神山」。

该疫苗可在5℃下稳定保持活性长达3个月,在室温下保存24小时,具有无可比拟的运输和储存优势。在拜耳药厂协助下,于拉丁美洲与欧洲变种病毒盛行的10个国家进行近4万人三期试验。在备受瞩目下「解盲」缴出47%保护力的难看成绩,达不到国际标准(WHO/FDA/EMA)疫苗紧急使用授权(EUA)的最低标准保护力50%。当天CureVac股价盘中一度重挫45%,市值蒸发近80亿美元,收盘下跌39%。

由此可知三期试验之重要性,美国食药局(FDA)已经回函医药品查验中心(CDE),表明不接受以「免疫桥接」替代「三期临床试验」。我们坚持领先世界采用WHO尚未有共识的「免疫桥接」,请药署统计学专家解释200人AZ与3850人高端如何桥接? 200人样本数是如何计算的?是否足够?而这200人都少于65岁,可以桥接到这次死亡率最高(>65岁)的免疫保护力吗?其实CureVax也正是因为对老年人保护力不足而失败的。

知名病毒学专家、香港大学金冬雁教授「免疫保护指标,除中和抗体效价外,还包括T细胞、免疫记忆等。能否保护接种者免受感染,如果只关注中和抗体,是比较肤浅,因为中和抗体并不等同于保护性免疫的全部。」6月3日《自然杂志》(Nature)指出,「年龄相关的T细胞功能障碍会导致免疫失调。」中和抗体桥接是否合适应用在长者族群也是个问号。是否应该设计不同年龄层试验,与目前国内康复者血清中和抗体比较,与施打AZ/Moderna疫苗者血清中和抗体比较。以充足的数据令国人信服,也向世界证明免疫桥接的可行性。如陈时中所言,我国的EUA为「世界第一个免疫桥接研究」,必须是国际水平的研究。建议食药署比照美国FDA全程转播,让世界学习「台湾第一」的桥接审查,为其他国家参考。令人遗憾的是该提案居然被民进党立委集体否决,让台湾失去国际宣传的机会。食药署不要闭门造车,拿免疫桥接做障眼法,只为了忽悠国人。

其实蛋白质疫苗根本不是新科技,早已应用在肝炎子宫颈疫苗。越南国产的Nanocovax也是蛋白质疫苗,而且是以英国Alpha株测试可以有效产生抗体。4月完成二期试验,6月在越南及亚洲国家进入13000人三期试验预计3个月完成,争取今年底取得越南EUA后施打。相较于越南对于疫苗审核的谨慎,台湾与越南,那个EUA会比较容易得到国际认证呢?

高端疫苗二期数据只有针对武汉原株病毒做测试,并没有针对国内爆发的英国变种(Alpha株)、甚至印度变种(Delta株)测试。中研院P3实验室詹家琮表示,国产疫苗可能对英国株及巴西株病毒中和效力下降,保护力不会理想。高端与美国国家卫生院(NIH)合作

,其实不过是商业授权,却自我神化为战略合作。政府捐赠巴拉圭200万剂AZ疫苗也应该是高端的三期试验及联亚疫苗100万剂订单的超前部署。政府花77.8亿,又想提供国内500万位受试者,去帮厂商省10亿美元三期实验的费用,并且承担法律风险。拿人民的生命来扶持生技产业是合理的吗? 即使在巴拉圭国内,也有民众发出抗议的怒吼, 不愿在联亚未完成三期试验,就接受注射。

面对病毒,放下政治口水甚至是「专业」推论,没有数据支撑的科学都是伪科学黑猫白猫,能抓耗子就是好猫,没有实战的三期试验的疫苗,都只是「总统的新衣」,期待高端、联亚能脚踏实地完成三期试验,成为台湾之光。(作者为退休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