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寿全/别污名化隔离!确诊康复者比接种疫苗者更安全
新冠肺炎从前年年底肆虐迄今,已在全球造成将近两亿人感染,390多万人去世的重大灾难,着实让人感到震惊与难过。不过,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仅有约2%的死亡率,也代表着还有98%的存活率,这不能不说是面对这个世纪性的剧烈风暴,还堪可让人觉得「不是那么绝望」的讯息。
那么,这么多能存活下来的个体,未来的景况会是如何呢,当然也是个值得关心的议题。
虽然新冠病毒十分顽强刁钻,为求「生存」与持续扩散,不断的自我改造与突变,也的确一直有一些「个案报告」,描述感染了病毒之后,会在一段时间之内,核酸检测结果阴性阳性反反复复,也可能在身体引起心肺、神经乃至于生殖与血液等等方面机能障碍的后遗症,但这些个案只是少数或极少数,绝非「通例」。
新冠肺炎基本上是一种「急性传染病」,意思是说,截至目前为止,还没有什么坚实证据(solid evidence),证明说这个病毒会普遍造成「慢性带原」的状态,若是慢性「带原」,则感染过后的某些人,就将会在社区中成为长期的隐形传播者,使疫情的控制增添极多变数,但所幸状况并不是如此。
感染了新冠病毒而成为所谓「确诊者」,经过「相当时间」之后康复了,则绝大多数的人,其身体具备的抵抗力,若放在一致性的基础上比较,则一定是比打过疫苗的人要增强许多;因为感染了「整只」病毒的人,身体免疫系统启动的反应是「全面性」的,绝对比疫苗产制,只能针对病毒部分构造的相对「选择性」,要更周延与绵密。
感染新冠病毒后产生的抵抗力可以维持多久?是否一段时间后要再打疫苗补强?这个瘟疫会不会「流感化」,所以众人每年或定期都须要施打疫苗?目前还没有完全肯定的答案,但对于当下的情形,依据科学的原理可以说,「确诊过康复」的人,会比打过疫苗的人「安全」,当然也比貌似健康,但其实我们根本不晓得是否是急性「无症状带原」者的人,显然更可以让人放心的接近。
不幸感染了新冠病毒当然是相当危险的事,但若结局是可以依据科学的规范「解除隔离」,消极面来谈,无论状况是否是还有些微但无临床意义的核酸反应,或身体已产生了足量的抗体或其他防御机制,都代表着这个人已「不具传染力」,职场就不能排斥他的回归。
积极面看,历劫抗疫成功,「大难不死」,则社会不仅不该将其污名化,还应当做「英雄」般的给予「必有后福」的接纳,才是正确的态度。
▲台中北屯家族群聚,造成21人染疫,其中李先生(右2)康复出院,泪谢医护。(图/台中医院提供)
热门点阅》
► 李沃墙/大陆「滴滴出行」突遭审查 揭开美中数据安全冷战面纱
► 单骥/「反殖民主义」外加「一带一路」 中国如何重塑全球新秩序?
●本文获原作者授权,转载自「苹评理」。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欢迎投书《云论》让优质好文被更多人看见,请寄editor88@ettoday.net或点此投稿,本网保有文字删修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