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支实付医疗险」续保若保费涨太高 保险达人提出两建议!
▲「实支实付医疗险」如果续保时保费比前年高,保险达人刘凤和提出两建议。(示意图/取自Pixabay)
记者陈依旻/台北报导
世界卫生组织在2020年底宣布女性乳癌首次超越肺癌,成为最常见癌症,趁妇女节之际,寿险业者纷纷建议女性检视保单缺口,但国人爱买保单,特别是实支实付型住院医疗险,可是民众担心相关险种的保单条款中有载明的「本契约续保时,按续保生效当时依规定陈报主管机关之费率及被保险人年龄重新计算保险费。」意即只要保险公司呈报主管机关且经备查,就有权在原有的费率表外,重新订定新的续期保费,恐让续保时保费比前年高,对此,保险达人刘凤和提出两建议。刘凤和说明,实支实付医疗险续期保费调涨其实合乎法规,因为从保费结构看起,是1年期定期险,保费为「自然费率」,也就是1年满期后,续保时保费会随保户的年龄增加而变高,等于每年保户缴的保费都不同且愈来愈多;但每年续保保费的变化,在保户投保时保险公司会先告知费率表,按表操课来增加。
虽然合法,涨幅如果超过100%,就会让民众担忧;一如原本市场热卖、标榜住院可同时领取住院日额及病房费限额理赔的「宏泰人寿薰衣草医疗健康保险附约」,但「目前风波算是平息了!」
刘凤和指出,宏泰人寿在3月3日傍晚于官网发布最新声明,这张保单于3月1日停售且不调涨保费;但如果保户真的遇到寿险公司调整保费,因两种状况而有不同的应对方式。
第一,体况好的旧保户,可以终止契约改买其他实支实付型住院医疗险。
第二, 若体况不佳或已有多张实支实付保单,超过金管会所规定的「三实支上限」的旧保户,在维持保障不变的状况下,就只能默默接受保费调涨。
「先保『大』,再『保』小。」刘凤和进一步指出,国人发生癌症的机率很高,一旦发生,医疗费动辄百万起跳,通常他都会建议,理赔金比较大的重大伤病险是第一考量,若有多余的钱,再搭配实支实付型医疗险。
但初入职场、收入不高的小资族群仍可考量先入手实支实付型医疗险转嫁可能风险;据卫福部统计,恶性肿瘤已连续48年位居首位,每年有超过1万人死于四大癌症(大肠癌、乳癌、子宫颈癌、口腔癌)。
专属女性癌症像是乳癌、卵巢癌、子宫颈癌及其他子宫癌等都名列其中,这3种癌症的共同「警讯」在于没有较为明显的症状,在没有及早发现、及早治疗的情况下,预后不甚理想,相对致死率也高。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依照发病率来看,女性乳癌在整体癌症中高居首位,每10万人口中的「年龄标准化发生率」高达72.99,创下近5年新高纪录。
因应今日是国际妇女节,寿险业者建议,无论是单身小资女、大龄熟女、家庭主妇或是职业妇女,从女孩到女人各阶段都应准备足够的医疗保障,医疗技术虽然日新月异,但大多不含在健保给付范围内,高额的治疗费用将会是庞大的经济负担。
市面上的医疗险琳瑯满目,举「远雄人寿新温馨终身医疗健康保险附约(103)」提供包括住院医疗保险金、加护病房暨烧烫伤中心医疗保险金、住院医疗补助保险金、住院前后门诊保险金、手术费用保险金等五大医疗给付项目,其中住院医疗保险金与住院医疗补助保险金给付天数最高达365天;手术费用保险金共有1,464项手术项目。
远雄人寿说明,这张保单设计初衷基于国人在发生高额医疗费用需求时,为避免因医疗费超过给付限额时顿失保障,提供具有人性化保费调整以及无给付上限理赔机制,且缴费型态采用平准式及限期缴费终身保障的商品设计,在人生收入高峰时得以预缴保费,以防老年无收入却需支付较高额保费,是女性加强健康险保障的最佳选择。
另外,伴随国际间另一波疫情升温,国泰人寿今年新推出「揪安鑫住院医疗终身保险」,有别于一般医疗保障往往只有在理赔时才能发挥效用,此保险「未住院无理赔回馈保险金」设计是一大亮点,只要该保险单年度内未曾住院且无申领医疗保险金,于次一保险单年度即可领回年缴应缴保险费总额的1%回馈金,若能持续维持健康,年年均可获得一笔稳定回馈金。
以30岁安小姐投保本保险缴费20年期,年缴保险费55,667元为例,在持续维持健康的情况下,第二年度可领回557元回馈金、第三年度可领回1,114元回馈金,以此类推,缴费期满后,每年可领回1万1,134元回馈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