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位时代/跨界新人才 等你卡位!

文/数位时代整合数万笔数据,资料科学家企业找出创新线索; 故事管理师,把好听的故事变成有价的商品; 懂技术又懂营运解决方案架构师,平均年薪超过300万新台币; 跟网友搏感情,社群经理品牌更有魅力……。 五年前,没有人听过这些工作职缺;五年后,各大企业纷纷大举征求。 告别制造业,走向智造业,抓住数位爆发点, 通往下一个好工作,就是现在!

采访.撰文/赵郁竹 摄影/贺大新 插画绘制/JV. Huang回想一下,五年前第一支iPhone刚问世,没有人想像得到App带来的新经济浪潮,但现在,每家企业都想开发App,让Objective-C程式工程师成为市场抢手货。

同样是五年前,微软决定以2.4亿美元买下Facebook这个成立不过三年的新创网站1.6%股权,社群经济概念才开始发烧。随着粉丝团越开越多,专职的社群经理,也成了企业品牌与消费者沟通的重要桥梁。也差不多是五年多前,亚马逊发表了Amazon Web Service(AWS)服务,开启了全新的运算时代,各大IT企业加码培养Hadoop平台工程师。在众多新的科技应用需求下,软体工程师近几年的需求大增。以美国为例,大学毕业生若担任硬体工程师,薪资变动不大,年薪大约7万美元起跳,但软体工程师起薪大约是9万美元。此外,行动化应用将个人从企业中解放出来,各式的应用必须更贴近消费者需求、更掌握消费者喜好,因此像是UX使用经验设计师策展人、故事管理师等人才,也同样备受重视。以UX设计师在美国旧金山地区为例,平均年薪约11万美元,Hadoop工程师平均薪资则达13万美元,解决方案架构师更是拥有18万美元的身价。 从电脑、网路到现在的云端,未来人与人、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都将产生全面连结,数位汇流和大资料(Big Data)应用起飞,推动整个商业社会的转型。 未来需求一:跨界人才 全新的技术、全新的营运、全新的产业模式,亟需一批有着新能力、新眼光工作者,来推动产业的前进。 以社群经理(Community Manager)为例,这个因为Facebook、Twitter等社群媒体出现而产生的职务,工作者必须有着多元的能力。美国知名软体部落客、本身也是创业者的思波斯基(Joel Spolsky)曾这样描述社群经理这个工作:它结合了行销、公关和业务的专业外,也必须了解哪些新科技可以让沟通效果更好,成功的人可以把一个平常的网站,搞成一个网路上最热闹的酒吧,这就是21世纪最重要的技能。而专业策展人,除了了解展览主题领域的专业知识外,行销营运能力更不可或缺。 「过去这些革命都只和科技业相关,但云端加行动整合后,大资料改变的是各行各业,」趋势科技董事长张明正认为,各行各业的菁英只要再培养一些软体能力、加上懂得问对的问题,就能拥有与众不同的竞争力。 过去台湾企业重视的特质是服从、尽职、单一领域的专业,「但未来最有竞争力的人才是热情、创新,而且具备跨领域专业能力,」本土工业电脑大厂研华科技总经理何春盛指出。例如远距照护、健康云、智慧交通……,都是政府正大力建设的科技应用,这些都需要懂科技又懂产业知识的跨界人才。 像是推动电子化及行动医疗有成的秀传医院,关键主导者就是在学期间自修相关程式语言的骨科医师罗政勤。他说做为医疗第一线的人员,对于医疗科技化有些想法,常觉得IT人员做的是自己想要做的,不是使用者真正需要的,由于自己对两个领域都有所了解,所以能激荡出好的应用成果。 台湾已有教育单位注意到这个趋势,透过课程规划以培养跨界人才。如政治大学资科系传播学院跨院合作开设数位内容学程,整合资源,让学生拥有传播和资讯跨领域能力。 「这是因应运算思考(Computational Thinking)时代的教育改变,」政大资科系助理教授蔡铭峰说。未来科技将运用在各个产业,因此不论是学医、学艺术的人,都要开始学着以资讯运算逻辑进行思考,也便于未来在跨业合作时沟通无碍。 未来需求二:国际化人才 「如果旧金山到纽约四小时的航程是同一个国家,那台湾到香港、上海、新加坡为什么不能想成同一个地区?」Google亚太区董事总经理简立峰这样建议年轻人:真正的人才不但要有脑,还要有脚,也就是行动力(Mobility)。机会不是只在台湾,整个亚洲都是。 四年前,36岁的欧明哲当上台湾联想总经理,被业界誉为「最年轻的外商总经理」。除了敢拚、执行力强等特性,拥有海外工作经验也是他被联想相中的原因之一。 从台湾惠普到亚太区的新加坡总部,「我把到不同国家工作当成好玩的游戏,可以去各国看看,更能累积人脉,这都是职场上的资产,」现已离开联想自行创业的欧明哲说,尤其东南亚更是台湾人才历练的好机会,他建议年轻人不要只着眼于本土工作,眼光放远,机会更大。 拥有国际化能力,走到哪里都吃香。「IBM征才最重视两件事:专业能力和国际观,」IBM人力资源部处长林雅莉说,国际企业希望员工不画地自限,走到哪都能工作。但如何在面试官前呈现自己的国际化能力?首先当然英文能力是基本功,但所谓国际观不是只有语言能力,「而是你是否了解全球发生的重要事件,又能不能以开阔的心胸,和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一起工作,接受每个人不同的特质?」 林雅莉建议,年轻人从在学时就应开放心胸、自我练习,例如邀请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人共学。「很多人只喜欢和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但接受不同文化、观念,在职场上其实是很重要的事,」她说。 实习、校园竞赛接轨业界 开放学习的精神,正开始在校园萌芽。台大电机系博理馆七楼,有一位英特尔实验室总工程师正在这和学生一同研究智慧城市专案计划。他是陈彦光,全英特尔最优秀的研究人员之一,两年前特地从美国回来台湾主持英特尔和台大合作的创新研究中心。每半年都有20多位英特尔总部研究员、三位副总裁来台大,听取研究中心的成果并给予回馈,这是学生接触国际专业人士最直接的机会。 英特尔在美国史丹佛、柏克莱、麻省理工学院都有这样的合作,对台大学生来说,这不但带来更丰富的研究资源,更带进了国际化的视野。英特尔每年会挑选五位参与创新研究中心的学生前往美国总部实习两个月,有一位同学去年实习完就直接留在美国英特尔工作了。 即便学校教育和业界需求永远存在落差,但年轻人仍有许多方法自我加值。1111人力银行总监何启圣就指出,积极参加企业提供的寒暑假实习、社团、校园活动竞赛,这些都能让新鲜人写出一张漂亮的履历。 「与其抱怨大环境差,不如积极找方法增加自身实力,如果用心,绝对不只22K(月薪2万2千元)的价值!」何启圣说。根据1111人力银行资料,大型企业的研发工程师起薪约4到5万元。 IBM每年举办校园大型主机竞赛,去年吸引近千人报名,主因就是能借此拉近和业界距离,也能在履历记上一笔,对求职绝对有加分作用。去年获得第一名的同学廖挺富就如愿进入他心中的理想企业──群晖科技担任研发工程师。「借由竞赛过程可以学到学校没教,但企业需要的程式语言,成为竞争优势,」他说。 掌握快速学习和创新能力 这点出学校教育和业界需求的落差问题,拥有强大学习能力才是永不落伍的人才。

「学校着重基本功和学习能力的训练,我们希望培养出能引导科技的人才,而不只是小螺丝钉,」台大资讯工程系教授兼系主任许永真说,产业变化太快,大一学的技术,很可能到大四就不是主流了,因此如何快速学习、适应变化才是学校教育的重点。精诚资讯首席资料科学家范治民也认为,快速的学习能力是未来人才最重要的特质,「即便再资深的工程师,在未来的世界也要不断学习新技术,」他说。企业纷纷到校园开课当然是一种作法,但如果没有培育人才的周全规划,只想马上找到适用的人才,在科技迅速变动的时代会相当困难。 根据1111人力银行统计资料,2011年资讯/科技产业一年以下经验新鲜人的平均薪资为3万1305元,比2010年增加了1352元。若单看工程研发职务,新鲜人平均起薪更达3万5103元。 「22K到15K」之说让许多人心惶惶,但简立峰、张明正都认为,年轻人的未来其实没有那么糟,只要掌握跨领域、国际化能力,再加上一点乐观和自信,机会自然会到眼前。(本文未完,更多精彩内容请见2013年1月号《数位时代》─10大跨界新人才,全国7-11、各大书店热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