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位时代/徐瑞廷:订定退场机制,创新才能往前走

图、文/数位时代

创新不仅是概念发想与执行,必须建立明确的KPI值,来评估创新的流程和成效结果,加强内部的风险管控能力,彻底优化资源配置,才能让创新带动企业成长。

采访/卢谕纬刘建宏 撰文/刘建宏 撰文/林衍亿

2012台湾创新企业排名大调查揭晓,产业类别横跨科技、制造、餐饮传产金融汽车房仲业等,可谓是百花齐放,在全台的各个角落都有创新的能量正在蓬勃释放。除了看见台湾企业努力的成果外,另一方面,本次调查也反映了一些产业趋势及未来可以再加强改进之处。

「各家公司对于创新的投入不论是金钱时间皆比之前还要高,显现这些企业能把源头的创新或是思考方面的创新,转化成实质意义的成果,」波士顿顾问公司(BCG)董事经理徐瑞廷说。

然而,台湾的企业在面临创新时的挑战考验也不少,比方在创新的技巧能力和创新的管理上还需再加油。举例来说,在今年的创新调查结果中就发现,台湾企业从最初的投入(input)、中间的执行运作过程(process)到最后的结果产出(output),普遍没有一个明确的KPI值,来评估创新的流程和成效结果。

做好风险管控徐瑞廷指出,所谓投入指的是,企业到底花多少钱和时间产出多少创新的点子,中间过程为企业在使用这些资源时是否有效率;产出则是指最后究竟成功发表了几样创新产品或新服务,为公司带来多少实质的营业收入和利润等。

不过要注意的是,结果也可能导致创新失败,这会为公司带来哪些负面影响也要一并做考量。「评估的目的即是为了让企业明白,在创新过程中可能遭遇到哪些问题,倘若在某个环节出了小差错,内部或许可以立即反应修正这些错误,以便能继续往下一个目标迈进。」

另外,台湾的创新企业也较缺乏风险管控能力和退场机制,「有些东西做到一半发现真的不行,就应该当机立断中止,而非先暂时晾在一边,因为很可能它又会死灰复燃,或在某个时间点又被其他人捡去做,这其实都非常耗费成本。」

因应之道是,在创新的过程中,不论是决策失误、误判市场形势、轻忽竞争对手状况或已经造成大小亏损等问题,企业都应该加强内部的风险管控能力,做讯息的有效整合及彻底优化资源配置,进行有系统性去芜存菁。如此一来,便可减少避免因为单一创新案专案的失败,而损及整个事业群或公司整体的运作,拖累企业持续创新的可能。

更多精彩内容请见2012年12月号《数位时代》─ 「O2O虚实整合大商务」,全国7-11、各大书店热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