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公信力危机
台中7岁男童遭柔道教练过肩摔成重伤命危,教练第一时间被检方讯问后,无保请回,家属怒轰「司法已死」,检方才以重伤害罪将教练声押获准。检方面对舆论压力,不到1天就发夹弯,究竟是家属所说「迟到的正义」,或是司法公信力的重创?
法律人都知道无罪推定原则,《刑事诉讼法》第154条第1项规定,「被告未经审判证明有罪确定前,推定其为无罪。」也知道羁押应是最后手段。司法院长许宗力更曾在论及检察官羁押权限时,明指不是刑罚的预支,也不是安抚社会情绪的工具。
然而,对被害者家属而言,法律千条都不及收押对被告惩罚的意义。换言之,检察官如何在第一时间积极取证格外重要。例如,台铁太鲁阁号事故后,花莲地院法官一开始也是认为全案无勾串可能,以50万元让被告李义祥交保,在群情哗然后,检方抗告不到1天就成功逆转,花莲地院羁押的理由除涉重罪之外,多了勾串证人及湮灭证据的理由。
此次台中男童事件,警方依过失伤害罪嫌将涉案教练移送,检方复讯仅以尚有诸多疑点要查,讯后请回。因家属不满及舆情激愤,检警亡羊补牢,改依伤害致重伤罪,并认为有串证之虞,声押禁见获准。
许宗力曾说,愈掌有令人敬畏的公权力,愈须谨慎。桃园一名女舞蹈老师遭员警盘查时,出言侮辱被上铐法办,引发社会声援,指责员警违反临检比例原则,如今女老师提告讨公道,迟来的正义是不是正义?就看司法如何裁判。
司法是正义的维护者,当人民的权益遭遇任何机关或个人的不法侵害时,司法应能给予具体而有效的保护。但从被害者家属要喊「司法已死」才能唤醒重视,已曝露出司法的公信力危机。